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彝文古籍与西南民族史学术研讨论坛在赫章举行 发布时间:2017-8-28 14:59:20   作者:本网记者 洪英杰  

 

http://www.gog.cn/zonghe/system/2017/08/25/016036260.shtml?_ad0.7853407130502983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洪英杰)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讲话精神,使贵州省民族古籍文化充分服务于国家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文化发展战略,8月22日-25日,由省民宗委主办,赫章县人民政府、省民族古籍办、省民族研究院承办的“彝文古籍与西南民族史学术研讨暨民族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论坛”在赫章举行。

 

8月22日-25日,由省民宗委主办的“彝文古籍与西南民族史学术研讨暨民族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论坛”在赫章举行

  此次论坛旨在通过彝文古籍的记载与西南地区考古发现的对照研究,进一步理清西南地区民族的历史脉络,探索彝文古籍在研究西南地区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通过此次研讨论坛的举办,用学术界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理论的成果与实践,把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开发更好地与旅游发展充分融合起来。

  “彝族历史文化悠久,古籍文献繁多,为丰富民族古籍宝库、推动我省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滇川黔桂彝文古籍协作组组长禄文斌表示,研讨彝文古籍与西南民族史的关系,就是要通过探讨形成共识,共同助推地方旅游经济发展。

  彝族因有被誉为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的彝文,故而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种类繁多、浩如烟海的民族文献古籍,这些古籍是我省民族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论坛上,来自川、滇、黔三省的各级彝学会的专家、学者就如何做好彝学研究、彝文文献与西南史研究、三星堆和金沙图文与彝文的关系、彝文文献与牂牁和夜郎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云南省社科院原院长、研究员何耀华,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彭邦本分别作了专题讲座。

  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近60篇,内容涉及彝族谱牒、彝文古籍整理、彝族宇宙观、夜郎文化与旅游开放等内容。

  据悉,本次彝文古籍与西南民族史学术研讨暨民族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论坛对促进彝族古籍研究、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该论坛也将对助推旅游发展、促进彝区人文交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来源:多彩贵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