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古籍研究》第65卷目录 发布时间:2017-8-25 14:05:10   作者: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DQ0MjczMQ==&mid=2650979347&idx=1&sn=c6957de0967b8f12df44db008e5b6d80&chksm

=8489ae97b3fe278111f1e87e1e92a3f8ae99b44e1c9680a9015e81531f66d9749ce273286a16&mpshare

=1&scene=23&srcid=0825xVj8yfLpXAUwGjtiJrHZ#rd

封面

目录

文史专论


《史记·天官书》中官“左右”方位献疑    贾鸿源(1)
唐宋“入閤”:朝仪与议政决策之制考辨    沈小仙(14)
唐之淳《文断》考论     龚宗杰(25)
《清代野记》中方宗诚贪墨事实考    张秀玉(32)

目录与版本

宋初官修医籍考略
——以太祖、太宗两朝为中心    王  珂(38)
《全宋文》失收尺牍补目    金传道(45)
几种碑刻集中石刻刻工信息
——增补《石刻考工录》    李贞光(50)
《锦绣万花谷》版本著录及传统时代文献利用述考    刘  磊(86)
明刊《柳河东集》述略    王永波(105)
清稿本《温与亨先生诗草原本》考略    周喜存(111)
《国朝名家诗钞小传》足本考略     窦瑞敏(115)
从避讳字看藤花榭本《说文解字》的版本来源    申红义(124)

校勘与注释

长井金风《天风姤原义》点校刍议     赵逵夫(132)
《全唐诗》与《十抄诗》异文优劣辨     程亚恒(139)
《敦煌中医药全书》校注献疑    邓  强(148)
中华书局点校本《六书略》沿袭旧本之误举正    余柯君(153)

文献辑考

陈晞篆书《宋故彭夫人墓志铭》疏证    何新所(162)
《锦绣万花谷》编者与卢襄关系考    崔  凯(171)
俄藏敦煌本《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残卷缀合研究    张  炎(178)

古文字研究

齐系兵器铭文研究(四则)    傅修才(192)
北大藏秦牍《泰原有死者》断句、语译、阐释商榷    雍淑凤(196)
读《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校读》杂志    侯乃峰(202)

年谱与传记

清初诗人费锡璜简谱    陈  斌  林新萍(216)
罗愿生平事迹编年考证    管仁杰(237)

皖籍文献专题

高咏《遗山诗》辑佚考释    夏建圩(257)

学术丛札

钱穆《孔鲤颜回卒年考》刍议    李俊标(267)
《孔雀东南飞》之“劳劳”解    陈祝琴(272)
《新修玉篇》疑难字考    熊加全(277)
近代文献中英译汉人名“同名异译”例释    欧梦越(287)

文献学评论

上博楚简研究之集大成者
——读《上博楚简文字声系(一~八)》    程  燕(300)
从《文选》所录碑志看其编选特色    李  超(302)
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研究的集成与突破
——评卢燕新《人编选诗文总集研究》    唐  萌(310)
宋诗辑佚的方法问题
——兼评汤华泉教授《全宋诗辑补》    尚丽姝(314)
藏以致用,书贵通假
——读王蕾《清代藏书思想研究》    张  煜(318)

《古籍研究》主办单位
安徽大学文学院
安徽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安徽省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
淮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安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

编者
《古籍研究》编辑委员会

出版发行
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发行部 电话:025-83223463

标准书号
ISBN 978-7-5506-2618-8

定价
82.00元

 

《古籍研究》征稿启事

一、 《古籍研究》创刊于1987年,在学界同仁的大力支持下,已成为古籍整理与研究领域有较大影响的学术阵地。本刊每年出版两期,欢迎学界同仁惠赐稿件。
二、 本刊主要刊发与古籍整理和研究相关的各种专门性论文。书评和研究综述亦适量刊载。来稿内容必须原创,不存在版权问题。
三、 本刊欢迎电子投稿,请将稿件WORD文档投至本刊专用邮箱 gujiyanjiu@aliyun.com。如稿件中造字、图表等不能正常显示,须同时投寄PDF文件或纸质稿。请勿一稿多投,勿寄个人。
四、 来稿请遵从本刊格式规范,并请在文末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名称、职称、详细通讯地址、电子邮箱和电话,以便联系。
五、 本刊稿件由相关领域专家匿名评审。稿件被采用者,将发给录用通知。如稿件寄达后三个月内未收到本刊采用通知,可自行处理。来稿一般不退。
六、 本刊不向作者收取任何版面费、审稿费等费用。来稿刊出后,本刊即奉上薄酬,同时寄赠样刊两册。
七、 本刊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肥西路3号安徽大学文学院《古籍研究》编辑部。邮编:230039。

附:稿件要求及格式规范
来稿要求一般不少于4000字,题目不超过20个字,副标题不超过18个字。
来稿文字须用国家公布的通用简化汉字,标点符号和计量单位须符合最新国家规范和标准。
来稿请按如下顺序排版:论文标题,作者姓名,正文,作者简介,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
来稿若属课题研究成果,请在首页用脚注标明课题名称和课题号。示例如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现存元人著作(汉文部分)总目提要(12&ZD157)
本刊文后不列参考文献,注释一律采用脚注形式,以阿拉伯数字顺序编码,圈码(①②……)标引。古代文献的作者请在朝代外加圆括号。译著须标明原著者国籍,并在国籍外加方括号。引文出处要求按顺序依次准确标明:作者、书(篇)名、出版地或刊物名称、时间及页码。示例如下:
著作:
① 钱钟书:《管锥编(一)》,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36页。
②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81页。
③ (古罗马)玛克斯·奥勒留:《沉思录》,梁实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第10页。
论文:
④ 章培恒:《〈桃花扇〉与史实的巨大差别》,《复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1期,第15页。
⑤ 任继愈:《朱熹与宗教》,《皓首学术随笔·任继愈卷》,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6页。
⑥ 程毅中:《古籍数字化须以古籍整理为基础》,《光明日报》,2013年4月30日,第6版。
文章多次引用同一论著,第一次出现时用上述格式标注,再次出现时只需标注论著名称和页码,示例如下:
⑦ 《管锥编(一)》,第38页。

《古籍研究》编辑委员会
2017年5月

 

 

(来源:凤凰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