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古代维吾尔语诗歌集成》丛书出版回顾 发布时间:2017-2-14 14:33:17   作者:盛 洁  

  《古代维吾尔语诗歌集成》丛书是中央民族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阿不都热西提 · 亚库甫博士科研启动课题《古代维吾尔语诗歌的语文学研究》的最终成果,也是201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共分7卷,现已出版4 卷,共计107万字,彩图图版近150幅,回鹘文词汇索引180余页。收录大英图书馆、法国巴黎图书馆、德国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吐鲁番研究所、敦煌研究院等海内外所藏回鹘文文献51种,其中包括长达181段的回鹘文四行诗长诗《常啼菩萨的求法故事》1 种,基本囊括了目前已知的回鹘文文献诗歌和韵文的主体内容。

  本丛书全面收集整理、研究刊布古代维吾尔语诗歌和韵文体作品,并对其进行研究刊布,一方面重新评估以往研究成果、完善已有成果,另一方面对新发现的文献材料进行介绍和整理刊布、研究,补充更新该领域的相关研究,以此为国内外学术界提供古代维吾尔语诗歌全面的、崭新的、准确可靠的语文学研究成果。丛书所涉及文献,从年代上看主要是从西回鹘汗国时期至黑汗王朝时期的古代维吾尔语诗歌作品和韵文,从内容题材分类既包括摩尼教、佛教、景教等宗教内容的韵文体文献,也包括一些描写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韵文和诗体碑文,乃至童蒙读物、描写当时现实生活的劳动颂歌等,涵盖民歌、韵文、诗体碑文、格言等众多诗歌体裁。

  各卷的研究成果原则上由导(绪)论、文献刊布、词汇索引等三个主体部分组成。绪论主要对各卷所刊布诗歌和韵文的内容、结构、韵律特点和语言特点进行综合描写和分析。文献外部特征的描写和研究状态评述也是绪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献本身则在各抄本和已发表成果的基础上加以整理校对,将回鹘文字母转写为拉丁字母重新刊布,然后用韵文形式进行全文汉译,并对部分重要词句和有争议的部分加以详细的注解。具体残片的描写和文献的详细语文学分析安排在具体文献的导论和注释部分。各卷的词汇索引提供通用的分析性音序索引和翻译,并尽量标注出处。后者为从其他学科的角度研究古代维吾尔语诗歌或韵文作品的学者提供便利。目前已出版的4 卷书名及主要内容如下:

  第1卷《古代维吾尔语赞美诗和描写性诗歌的语文学研究》,著者:阿不都热西提 · 亚库甫,包括摩尼教赞美诗、佛教赞美诗、其他内容赞美诗、描写性诗歌等章节。

  第2卷《古代维吾尔语诗体故事、诗体忏悔文及碑铭研究》,著者:张铁山教授,包括诗体故事、诗体忏悔文、诗体碑铭等章节。

  第3卷《巴黎藏回鹘文诗体般若文献研究》,著者:热孜娅 · 努日博士,包括回鹘文《常啼菩萨的求法故事》、《菩萨修行道》中的韵文等章节。

  第4 卷《回鹘文诗体注疏和新发现敦煌本韵文研究》,著者:阿依达尔 · 米尔卡马力教授,包括诗体注疏、其他内容韵文等章节。

  每卷后均附词汇索引、参考文献及后记。

  从研究史来看,古代维吾尔语文献,包括以突厥文、回鹘文、察合台文等书写的古代语言文献,是研究古代维吾尔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源和工具。相较于汉文文献,古代维吾尔语文献对于敦煌学、西域研究以及现在的新疆政治文化研究,具有十分独特而重要的意义。从20 世纪初开始,大量古代维吾尔语文书在西域出土,并被西方探险家带到海外,目前分藏英、法、德、日等国。新中国成立后,西域也曾有几次古代维吾尔语文献的重大发现,一些文书入藏北京或敦煌等处。海外研究者对以回鹘文为代表的古代维吾尔语文献进行了大量的整理研究,以勒柯克、威力 · 邦格、阿拉特、冯 · 加班为代表的德国先驱的成果卓著。此后,土耳其突厥学家S. 特肯、美籍东方学家哈密顿、俄罗斯的吐古舍娃、德国突厥学家彼得 · 茨默、日本专家百济康义、庄垣内正弘等等一大批古维吾尔语专家涌现,有力地推进了该领域的研究高度,对这一研究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相对于海外,国内的研究起步时间不长,研究者力量和成果都较为薄弱,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献对于回鹘历史文化、西域宗教社会的反映,以及语言自身规律的研究上,但出版的专著数量还很少。国内关于古代维吾尔语研究的代表人物有知名突厥学家耿世民教授、哈米提 · 铁木尔教授等,后来伊斯拉斐尔 · 玉素甫、牛汝极、张铁山、杨富学等中青年学者加入进来,初步增强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力量。21 世纪初,一些学者转而加入到该领域的研究队伍中,中央民族大学等地培养的新生代研究者也开始崭露头角,发表新的成果。因此近年来,维吾尔语古籍、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学术研究都已有长足的进步,但综合性、集成性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

  本丛书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并首先选取了古代维吾尔语文献中的韵文文献作为“集成”的研究对象。诗歌和韵文体裁在古代维吾尔语文献中曾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其所占比例并不大,但其内容丰富,大量涉及多种宗教的经典以及宗教冲突和对话,部分韵文涵盖突厥和回鹘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有的也反映现实生活,是了解当地历史和文化的珍贵一手资料,具有宝贵的研究价值。整套丛书所涉及的诗歌实际上是广义的韵文,包括宗教经典的重写、注疏,宗教性颂诗和忏悔文,哲理诗,碑铭题跋,历史类诗歌和民歌等等,几乎覆盖了海内外所藏所有古代维吾尔语韵文文献。其重要价值有以下一些方面:

  首先,这套丛书全面收集古代维吾尔语诗歌文献,是国内外目前为止最为全面的一项语文学专著成果。以往国内关于这一领域的概述和集成性学术著作,重要的有耿世民教授《古代维吾尔语诗歌》一书,国外则有阿拉特、茨默等学者的经典之作,对于古代维吾尔诗歌的韵律特点做了较为全面的概述。此后,国内一些著名学者也对回鹘文韵文做过许多翻译和介绍工作。但对古代维吾尔语诗歌进行全面整理、刊布并进行系统地语文学研究,尚属首次。

  第二,丛书各册基本遵循目前国际学术流行的文字转写和标音转写相结合的转写方法,以突厥比较语言学和各时期突厥语言材料作为解读文献和解释文献疑难的依据,是具有科学性的文献解释方法和注释方法。从除了通过语言学材料,各册作者也从解读文献入手,通过历史、文学等文献资料的内容,对其所反映的语言问题进行系统的探讨,为国内此类研究树立了范例。同时,其中的汉译在直译的基础上,尽力试图用具有节奏和韵律的汉文来翻译和表达文献原意,也反映了近年来学者对于古代维吾尔语研究的译文的尝试方向,对日后进一步研究亦是一大贡献。

  第三,对于新发现文献的大量整理和刊布是本丛书的一大亮点。自1998 年来,在敦煌莫高窟以及新疆的考古发现中陆续出土了大量的文字文献,其中包括不少回鹘文文献。在此丛书中,学者们刊布了其中的一大部分最新出土文献。例如通过考古发掘近期新发现的敦煌莫高窟北区编号为B128 ∶18 的回鹘文韵文长诗,在本丛书中被全文转写并加以全面研究,该韵文被认为是至今最长的回鹘文跋文之一,涉及西州高官为积攒功德请人抄颂五部佛经的事情,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第四,丛书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重新评估和进一步的研究,这也是此丛书的重要学术贡献之一。维吾尔语诗歌研究已越百年,许多文献被不同研究者多次刊布。此丛书在收集文献的同时,也全面总结、融合了以前学界的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评价、修正和补充,在前人的基础上将对文献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例如,在日本、德国所藏一部晚期回鹘文诗歌作品,曾被多为学者认定为歌颂“翡翠夫人”,此次通过语文学研究,被重新认定为关于“玉女”的诗歌。

  总之,此套丛书对已刊布文献和相关成果从崭新的角度进行重新评估,对未刊韵文运用语文学研究的最新方法进行进一步探讨和校勘,是一套全面整理、具有很高资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同时,对于古代维吾尔语这一少数民族语言文献的研究,也客观体现了我国多民族文化并存的特点,其中许多成果各民族文化、民族信仰的融合与交流,亦具有促进民族团结的现实意义,与国家建设“一带一路”的主题相呼应。

  (第1卷《古代维吾尔语赞美诗和描写性诗歌的语文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年12月出版,定价:148.00 元;第2卷《古代维吾尔语诗体故事、诗体忏悔文及碑铭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年12月出版,定价:58.00元;第3卷《巴黎藏回鹘文诗体般若文献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年12月出版,定价:69.00 元;第4卷《回鹘文诗体注疏和新发现敦煌本韵文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年12 月出版,定价:78.00 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