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存百代文献 绘千秋宏图 发布时间:2017-2-13 14:25:47   作者:中共宁海县委书记 杨 勇  

   宁海,地处浙东沿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地域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青山隐隐,绿水迢迢,风姿绰约,万种风情。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刻苦耐劳,温柔细腻,豁达亲和,聪颖睿智,以其特有的精神气质、人文情怀,砥砺学术,历经世世代代的薪火相传,造就了一大批卓越的风流人物,为灿烂的江南文化增添了一笔浓墨重彩。

  综观宁海历史文化,其最鲜明的特点是兼容并蓄,博采儒释道诸家精髓,熔铸中华美德,弘扬正气,形成了独具个性的思维,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来,谱写了宁海文化灿烂的篇章。

  宁海,素有厚重的文化沉淀,为浙东之学的重要一支,早在宋元时期就诞生了理学家罗适、著名的文学家舒岳祥、史学家胡三省等,而被后人誉为“天地正气”“骨鲠千秋”的明代大学者方孝孺,更成为宁海文化的代表。千百年来,宁海乡贤辛勤著述,弘扬正气,传播文化,为宁海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妙文华章,文献典籍,在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大量的历史文献翔实地反映了宁海一隅地域、人口、风俗、物产、艺文,乃至方言、山川形胜、历史沿革、风土人情、人物事迹的状况,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程度不同地得到反映,是一座深度了解宁海历史文化的丰富的宝藏。

  社会在进步,文化在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宁海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迈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宁海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与新时期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高度融合,为这座城市站在新的起点上昂首奋进,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存百代之文献,绘千秋之宏图,传承保护好宁海乡贤文献,让千百年来沉淀的文化典籍服务于民生,服务于提升城市的现代文明,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由宁海文广局牵头,组织本地的文化工作者与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紧密合作,将历史上有关宁海的乡邦文献及先贤的著述作了全面的挖掘整理,广收善本,历时三年,终于完成《宁海丛书》的编纂工作,这在宁海历史上是一项前无古人的重大文化事业,它对于海内外读者从不同的侧面了解宁海地域文化多姿多彩的风貌,无疑提供了难得的素材。人们穿越深远漫漫的时光隧道,洞察风云际会,感受人文情怀,撷取天地精华,可以尽情地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永恒的魅力。同时继往开来,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崭新的文化,打造成能流传千秋的文化精品。

  《宁海丛书》收入传世的宁海地方文献达到300余种。编纂者通过各种渠道,向公私藏家广泛地征集宁海乡贤的著作,大抵网罗了目前所知存世的全部宁海文献。这一大型丛书的编纂成功,对于保护好和利用好这一珍贵的地域文化遗产,让不少濒临失传的孤本、善本,化身千百,泽及后世,其功至伟。全书更有一大特色,收入了同一文献的不同时期不同的版本,为专业工作者比对文字内容多寡异同,深入研究历史文化,研究历史人物事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可以断言,《宁海丛书》的出版问世,必将载入宁海地方史册,在当代和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宁海丛书》(全120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年12 月出版,定价:108000.00 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