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金圣叹全集》(修订版,全6册),凤凰出版社2016年10月版,定价580元
金圣叹(1608—1661),名采,字若采;又名人瑞,号圣叹;别号唱经子,或称唱经先生,又号大易学人、涅槃学人;室名沉吟楼,堂号唱经堂。苏州府长洲县人。生而颖异,负有才名,遍读经、史、子、集,又对佛学禅理有独悟之妙,早年从事扶乩降神的活动,在吴中一带声名卓著。他登坛讲经,口才捷利,“听其说法,快如利刃,转如风轮,泻若悬河”。他性喜批书,著书立说颇受李贽影响,标新立异,思想激进,锋芒毕露。赞之者,“怀刺三年”而求,一识为荣,仰慕之至;恨之者,“见其书,闻其行,必欲杀之”。金圣叹愤世嫉俗,因参与轰动一时的苏州“哭庙案”,惨遭朝廷斩首,天年不假,一直萦怀于心倾力批点的“六才子书”《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仅完成后二种。但其批点文字“灵心妙舌,开后人无限眼界,无限文心”,三百年来风行不衰,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道独特风景。
金圣叹一生著述计划庞大,成果甚丰,仅见《唱经堂遗书目录》就有“外书”十三种,“内书”二十一种。只是他中年被杀,有的计划成为了永远遗憾。其生前出版者:《第五才子书》、《第六才子书》、《唐才子诗》、《小题才子书》及《大题才子书》(晚清尚存);身后出版者:《天下才子必读书》、《贯华堂才子书汇稿》(收书十一种),加上抄本《沉吟楼诗选》,以及被后人收入丛书的一些零简短篇,今所见者,共有篇幅长短不一的近二十种。
陆林教授长期从事元明清文学研究和戏曲小说文献整理研究,先后出版专著《元代戏剧学研究》、《清人别集总目》(合作)、《知非集——元明清文学与文献论稿》、《求是集——戏曲小说理论与文献丛稿》、《曲论与曲史——元明清戏曲释考》、《金圣叹史实研究》等,主编《清代笔记小说类编》,校点《青泥莲花记》、《明语林》、《舌华录》等,尤其是在金圣叹生平史实和诗文辑佚方面,研究成果甚丰,承担了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项目《金圣叹年谱》、《金圣叹全集》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金圣叹史实研究》,对金圣叹的文献实证研究,在学术界首屈一指。
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看重他具有文学文献学的深厚功底,又具明清文学史实研究的精深造诣,2005年专门约请他承担新版《金圣叹全集》的辑校整理工作。该选题先后列入“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一五’重点规划项目”。经过陆林教授多年倾心辑校整理,《金圣叹全集》于2008年由凤凰出版社精装6册出版。此次2016年版,是根据陆林教授生前修订稿重新出版,其中《小题才子书》、《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修订较多,其它均有不同程度修订。
综观该书,举其大端,有四大特点:
一、体例完备,搜辑齐全
综合考虑金圣叹著述的特色、古今文体概念的融通、今人的阅读习惯和研究分类的需要、装帧分册的整齐均匀等因素,此书将林林总总的金圣叹著述分为三大部类,依次为“词诗曲卷”七种,按照所评对象时间先后,收入《唱经堂释小雅》一卷、《唱经堂古诗解》一卷、《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甲集七言律》八卷、《唱经堂杜诗解》四卷、《唱经堂批欧阳永叔词十二首》一卷、《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八卷、《沉吟楼诗选》六卷(含辑佚一卷);“白话小说卷”一种,收入《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七十五卷;“散文杂著卷”十种,收入《唱经堂左传释》一卷、《唱经堂释孟子四章》一卷、《天下才子必读书》十五卷、《小题才子书》六卷,《唱经堂通宗易论》一卷,《唱经堂语录纂》二卷,《唱经堂随手通》一卷,《唱经堂人千案》一卷,《西城风俗记》一卷,《金圣叹文辑佚》一卷。书后附录资料长达250面,厘为《金圣叹年谱简编》、《金圣叹著作序跋》、《金圣叹传记资料》、《“哭庙案”史料》四个系列。全书共计六册,分类得当,便于检索。整理前言对金圣叹生平事迹、文学成就、批评特色作了系统的阐述,对全书体例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其中尤以论述早期扶乩降神活动对其文学批评的具体影响,最具个人创见,予人启迪,开人视野。
二、底本可靠,校点精善
全集在交代版本方面的创意和优点是:将所收每种著作均以校点底本书影置于卷前,并以题记交代底本以及所参校诸本,形象而具体,严谨而科学。此次整理,校点底本基本上以初刻本、原刻本为底本。这不仅是古籍整理的一般原则,而且由于它们基本成书于金圣叹生前,在文字、内容或篇目上较少后人出于种种原因的窜改,更加符合作者本意或最近原始面貌。如《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甲集七言律》卷首之《鱼庭闻贯》所载圣叹与友人书信,《与许祈年来光》、《与顾晦年陈昽》,末字前人整理本一般据有正书局本排作“先”和“陇”,据方志和家谱,可知原本正确。又如《天下才子必读书》卷六贾谊《治安策》一文,“天下之势方倒悬”至“可为流涕者此也”一大段,因在评语和正文中均言及“匈奴”,被清代重刻本删去而注“文阙”二字,从此相沿至今,此次据初刻本整理,始得以示人全貌。选择好的底本,并非一切问题自然解决。如《唱经堂杜诗解》卷三《秋兴八首》批语引述清初徐增咏杜诗“清霜两臂寒”,整理本据《而庵说唐诗》引文将“清”校改作“秋”。作为一位有着丰富古籍整理经验的古代文学研究者,陆林教授力求从便于研究出发整理文本,并注意处理好版本存真和方便使用的关系。如《第五才子书读法》和《鱼庭闻贯》,分别是几十、上百条的短语,现均加序号,既便读者征引,也与圣叹《第六才子书读法》体例一致。再如《沉吟楼诗选》,同题如《访周粟仲不遇》、《效李义山绝句》、《甲申秋兴》、《上元词》等,有原选和“逸诗”各若干首,原本中间夹杂其他各题,同题之诗相隔遥遥,现均以首题为据,将后面同题“逸诗”合并,并出注说明其原先位置。
三、研究深入,资料珍稀
陆林教授对金圣叹生平、著述的研究深入而具体,成果迭出。今人评价“其高出前人之处在于综合运用谱牒、尺牍、笔记、别集等多种史料,通过考订金圣叹所交往过从的士人的生平事迹,揭示圣叹的精神生活状态。”(吴正岚《金圣叹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他将自己从事十余年的金圣叹史实研究成果浓缩于书中附录《金圣叹年谱简编》,应该说是目前最详备的金圣叹生平、著述、事迹编年,为金圣叹研究提供了知人论世的坚实基础。加之对金圣叹著述文本的精校辑佚补遗,对其著作序跋、传记资料,哭庙案史料的辑录,新版《金圣叹全集》的出版,可以说为研究金圣叹提供了最基础的史料和最完备的文本。如《小题才子书》,虽然现存仅是光绪十五年石印本,但存世者海内外大约仅有三部,其中包含有丰富的金批文献,对研究其文学思想和生平史实都提供了新史料。再如徐增撰《天下才子必读书序》极稀见,此次以徐增文集抄本所录者为底本,以初刻《天下才子必读书》本参校,不仅可补刻本之脱文,有关校记对于研究金圣叹也颇有价值。此外像赵时揖《贯华堂评选杜诗总识》、褚元勋《西厢辨伪》、朱璐《西厢记序》、余扶上《六才子书删评序》、王之绩《评注才子古文序》等珍稀资料,亦多为首次披露者。
四、版式疏朗、装帧典雅
版式设计方面,考虑到金圣叹著述乃是以评点为特色。为方便读者阅读,将正文一律用小四号字,金批文字根据所在位置分别用小四号和五号,从而使得全书疏朗大方,尤其是金氏批点文字十分醒目。全书按古籍整理规格,繁体竖排,精编精校。书前收有彩插十二幅。其中金圣叹像,弥足珍贵;手迹书法八幅,几乎将现今存世金氏书法墨迹尽收;印鉴四枚;金圣叹友人徐增《九诰堂文集》书影;曾发生“哭庙案”的苏州文庙今影和位于苏州城西五峰山西山坞的金圣叹墓照片各一幅。装帧设计典雅,封面上线描金圣叹方脸大耳,虽与“太瘦生”的自述不合,但其一付睥睨群伦、桀傲不驯的神态,颇为传神。由于金圣叹著作数量较多、子目繁杂,为方便读者,封面上将各册内所收金圣叹著作一一标明,让读者一目了然,省却翻检目录之劳。
陆林教授辑校整理《金圣叹全集》(修订版)(全6册)充分显示了原创性古籍整理的重要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它为金圣叹研究提供了完备的、可靠的文本,为明清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作品文献资料,应该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相信在此学术基础上,金圣叹研究必将有深入的进展。
陆林教授虽然中年早逝,但他的学术生命已融入了这部《金圣叹全集》,相信必将传之久远。
指导单位: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 主管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博华无限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