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穿越两千余年的时光隧道——《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前五卷出版 发布时间:2016-10-28 8:56:06   作者:毛承慈 孙 晖  

  2015年最轰动的考古发现——江西海昏侯大墓的发掘,掀起了一阵汉代研究热潮。人们对于未知的世界总有探究的冲动,包括未来的、过去的。两千年前的西汉时代,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是那么遥远,那么神秘。秦汉时的学生读什么书来识字呢?汉代的文学作品是怎么样的呢?汉人日常生活中都看哪些典籍呢?人们对于那个时代有着许许多多的疑问。《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恰如穿越古今的时光隧道,带您回到西汉时代,让您看看那个时代的文化生活。

  这批珍贵竹简是北京大学于2009 年获得捐赠而从海外回归的,共有3346 枚,包含17 种抄写于西汉中期的古书。这些古书或亡佚已久,或与现存版本很不相同、独具特色,可谓继马王堆汉墓帛书后发现的又一重大文化宝藏。按照《汉书 · 艺文志》对古书的分类顺序编为七卷,目前已出版了前五卷。

  第一卷所收《苍颉篇》正是秦汉时期教育学生读书识字的字书,也是一部深受学界重视并企盼其早日出版的重要古书。北大藏《苍颉篇》是迄今所发现《苍颉篇》简本中字数最多者。竹书经缀合后,有完整竹简63枚,残简18枚,用汉隶书写,其书写年代约在汉武帝时期,现存1300余字。北大竹简本《苍颉篇》的发现,使这一失传近千年的著名字书之面貌初步明朗,对于中国文化史、教育史、文字学、音韵学与历史文献学的研究无疑都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第二卷所收《老子》是继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乙本以及郭店楚墓竹简《老子》之后,从地下出土的第四个简帛《老子》古本,也是目前传世最完整的《老子》古本,而且此本《老子》也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采用《老子上经》、《老子下经》的篇名,使我们对《老子》一书的产生、发展、定型的过程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第三卷则收录了一些失传已久的典籍。《周驯》是通过讲述古代圣主贤君的故事来阐发治国为君之道。其中蕴含颇多汉初流行的黄老思想。《赵正书》主要记述了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回程途中生病、死亡,到秦二世继位后诛杀诸公子大臣,直至秦亡国的历史过程。所记秦始皇去世之前传位给胡亥,赵高为章邯而非子婴所杀,与《史记》的说法不同。可见关于秦末历史,汉初已有不同版本的记述流传,《史记》所取只是其中之一。《儒家说丛》和《阴阳家言》大量简文已经佚失,现存简文不多,但从中仍能看到儒家思想及阴阳家思想的电光火石,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初思想界仍有各种思想交织的情况。

  第四卷收录了《妄稽》与《反淫》两部汉代文学作品。《妄稽》为目前所见我国年代较早的长篇叙事俗赋,讲述了出身名门、年轻有为的青年周春因为不满自己貌丑彪悍的妻子妄稽,而买了一个美貌贤淑的妾虞士,周春喜爱虞士,引起妄稽的不满,于是妄稽虐待并囚禁虞士,最后,妄稽于病重弥留之际,幡然醒悟自己嫉妒太过的故事。《反淫》则是一篇与枚乘《七发》年代接近、内容相关的“七”体汉赋。《妄稽》、《反淫》的公布,势必会对文学史、古文字、文献学等的学科的研究产生重大意义。

  第五卷收入五种关于日常生活的数术类古书,每种篇幅均不大,却各具特色,多为首次发现,大大丰富了我们对汉代数术内涵和使用范围的认识。《节》篇记载典型的阴阳时令学说,讲阴阳、刑德这些元素在一年中的八个时节如何运行和消长,各有哪些人事宜忌。篇中还穿插了行军作战的法则,属于古人所谓“兵阴阳家”的知识。《雨书》反映古人对晴雨规律的认识。《揕舆》主要用于选择时日的数术,用于占决某一天做某事的吉凶,可谓这类书籍的始祖,与今之“堪舆”名同意异。《荆决》内容为楚地筮占的要诀。《六博》也是一种民间流行的简易占法。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第六卷包括三种“日书”类的数术书,共有1000 多枚简,可谓此类文献中的集大成者;第七卷则是包含180多种病方医书,是汉代医学发展的一次重要总结。此两卷预期将于2017 年问世。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壹],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定价:880.00元;《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定价:980.00元;《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定价:1280.00元;《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定价:880.00元;《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伍],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定价:1000.00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