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7ddf589d054e31de5afd4173ad4e1c32a35a9a315a0e06c17d5487390f2645d5148b741e6&mpshare=1&scene=
1&srcid=1021PwWIThfCSncIh8Us4YLv#rd
内容简介
唐长孺先生
第三十三辑 目録
走馬樓吴簡祠祀牛皮蹄甲枚數簿整理與研究
——孫吴地方祠祀管窺/ 凌文超
“西人”與“東人”
——讀南朝史劄記/胡寶國
南北朝時期的氏族之辨
——從《南齊書·高逸傳》“民族弗革”一語說起/胡 鴻
唐代“官文書”辨析
——以《唐律疏議》為基礎/ 黃正建
《唐故突騎施王子誌銘》再探討
——兼論突騎施黑姓及其與唐朝的關係/吳玉貴
洛陽出土唐代梨園弟子曹乾琳墓誌及相關問題探析/毛陽光
唐代後期湖州茶貢史及其反映的中央與州之關係一例/ 胡耀飛
溫庭筠《百韻》詩考注/ 牟懷川
中古佛教齋會疏文的演變/曹 凌
敦煌本《靈寳經目》與古靈寳經分類時間邏輯論考/ 王承文
《唐會要》“補亡四卷”考/ 劉安志
關於臺北圖書館所藏《唐會要》鈔本/ 島田正郎著 羅亮譯 劉安志校
附第三十輯至三十二輯目録
第三十二輯目録
社會力量的合流與孫吳政權的建立約論/林昌丈
陸機《晉紀》與晉史的修撰起源/ 柳春新
南朝州佐制度的演進與變革
——以梁朝州佐制為中心/ 鍾 盛
六朝建康都城圈的東方
——以破岡瀆的探討為中心/ 張學鋒
跋“唐代天寶十三載宣城郡採丁課銀鋌”/吕 博
從史館到中書
——中唐李景儉案的政治空間/張達志
元和元年長安國忌行香制度研究
——以新發現的《續通典》佚文為中心/聶順新
溫庭筠改名補證/ 牟懷川
五代正統性與司空圖形象的重塑
——《舊五代史》原文有無《司空圖傳》問題再探討/罗 亮
甘肅臨澤新出西晉簡冊考釋/張榮強
吐魯番出土文書所見唐代宦官諸使/黃 樓
德國吐魯番探險隊收集的早期《無量壽經》寫本考釋/三谷真澄著 陸帥譯
第三十一輯 目録
從走馬樓竹簡論孫吳的戶人/ 韓樹峰
走馬樓吳簡竹木牘的刊佈及相關研究述評/徐 暢
從南京出土的東晉南朝墓誌推論僑舊之別/胡寶國
東晉末、劉宋時期道教與政權關係問題
——以孫恩起事和五斗米道改革爲中心/王皓月
皇權象徵與信仰競爭:劉宋、北魏對峙時期之嵩嶽/姜望來
南齊《隗先生銘》與南朝道館的興起/孫 齊
書寫“南嶽”
——中古早期衡山的文獻與景觀/魏 斌
從“京觀”到佛寺
——隋與唐初戰場屍骸的處理與救度/ 雷 聞
轉輪王“化謂四天下”與武周時期的天樞、九鼎製造/吕 博
中古嶺南沿海甯氏家族淵源及其夷夏身份認同
——以隋唐欽州甯氏碑刻為中心的考察/王承文
唐代的身分制社會/ 高明士
次赤、次畿縣的成立與唐宋府制變遷/齐子通
日本杏雨書屋藏羽663R號敦煌文書的定名/陳麗萍
南監本《魏書》之意改與中華標點本之擇從/何德章
《北史》校讀劄記六十八則/黄 楼
第三十輯 目録
兩晉南北朝“皇太弟”考略/姜望來
從“月宿東井”日看晉唐道教時間觀念的構造/吳 羽
唐代的光署錢問題探略/ 張國剛 管俊瑋
符讖與唐德宗奉天之難/黃 樓
晚唐儒士林慎思補論
——以《伸蒙子》為中心/ 朱 海
從唐朝後期的“省司錢物”到五代的“系省錢物”
——五代財政管理體制演變探微/ 陳明光
隋唐五代沿海港口與近海航路(下)/ 魯西奇
唐麴建泰墓誌與高昌“義和政變”家族
——近年新刊墓誌所見隋唐西域史事考釋之二/王 素
敦煌寫本“史大奈碑”的復原與考釋/游自勇 趙 洋
敦煌寫本《太公家教》殘卷綴合三則/ 張新朋
關於晚唐五代別紙類型和應用的再探討
——《新集雜別紙》研究之二/吳麗娛
《博物志校證》校勘釋例
——兼談《四庫全書》的版本價值/孟彥弘
《白孔六帖》校補劄記/李文瀾
敦煌西域古藏文契約文書中的印章/ 武內紹人著 楊銘、楊公衛譯
部分图片摘自百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