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永乐大典》国内影印出版情况 发布时间:2016-10-19 15:31:51   作者:许海燕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NjE2NDI2NA==&mid=2650975540&idx=1&sn=5e70612404ff1298016eeba5412e5b54&chksm=800

ef9f3b77970e5ef3f26db847cb51d2dab9a70310a528e30119107c4fa6d64b7db84545bb0&mpshare=1&scene=

1&srcid=1019PNKCAB5gwA2ET8qHYKfb#rd

一、背景及存世情况

 

《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朱棣命太子少师姚广孝和翰林学士解缙主持,3000多人参加,历时四年,于永乐六年(1408)修成的大型类书,全书正文22877卷,目录60卷,按《洪武正韵》编排,分装11095册,约3.7亿字。《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为成熟、最为杰出的“百科全书”,它是上起周秦,下迄明初的历史文献资料的总结,因此也是15世纪人类文化史上的丰碑。这一文化宝库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其学术意义和文献价值,早已受到明清两代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嘉靖末年,宫禁失火,明世宗为防备不虞,命馆臣重抄一部,历时五年于隆庆元年(1567)抄成,《大典》于是有永乐正本、嘉靖副本两部。明亡之后,永乐正本不知所踪,一般认为是毁于明末战火;嘉靖副本也没能逃脱被毁散佚的厄运。

 

《永乐大典》修成后的六百年间,屡遭厄运,损毁殆尽,原22877卷11095册的鸿篇巨制,至今仅存嘉靖副本418册823卷,散藏于9个国家和地区的34个公私收藏机构,弱息仅存,令人扼腕

 

作为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巨大的文献价值、版本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早已为世人所熟知,现存残卷的规模虽仅及原书的百分之四,但每一册《永乐大典》都是一座资料宝库,有许多可供挖掘利用的珍贵资源。遗憾的是,这些残存的《永乐大典》散藏于世界各地,且多深藏秘阁,使得人们对它的研究和利用变得困难重重。

 

二、任继愈先生的呼吁书(详见附件:《呼吁书》)

 

2002年,时任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发出呼吁,号召海内外有识之士行动起来,共襄盛举,将散藏于各地的《永乐大典》汇集一编,系统刊布,使之化身千百,传之久远,为更多的人研究使用提供便利。

 

 

 

三、国内主要影印出版情况

 

为了保存和传播这一历尽劫波的珍贵文化遗脉,从20世纪初,中外有识之士、学术研究机构就打破传统封闭的收藏理念,将自己所藏《永乐大典》影印出版,供世人使用和鉴赏。目前国内主要影印出版情况如下:

 

(一)民国时期

 

张元济先生影印版《永乐大典》(卷485486,一册)

民国五年(1916),涵芬楼主人张元济先生将自己收藏的《永乐大典》一册(卷485—486)作为《涵芬楼秘籍》十集中的第一种影印出版。该册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傅增湘先生影印版《永乐大典》(卷26102611,一册)

民国十五年(1926),傅增湘先生将自己收藏的一册《永乐大典》(卷2610—2611)按照嘉靖副本的原样,原大仿真影印出版。该册现藏日本东洋文库。

 

民国二十七年(1938),京华印书局重印此册《永乐大典》。

 

北京人文科学研究所影印版《永乐大典》(卷2584—2585,一册)

民国二十八年(1939),北京人文科学研究所收藏的一册《永乐大典》(卷2584—2585)影印出版。此册现藏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

 

(二)中华书局版《永乐大典》

 

仿真影印版《永乐大典》(卷23452347,一册)

1959年,为了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周年献礼,中华书局将《永乐大典》(卷2345—2347)依嘉靖副本原样,原大仿真影印出版。此册《永乐大典》是苏联1954年还给中国的。装帧共分三等,售价也不相同。

 

《永乐大典》(全二十函二百零二册)

1960年,中华书局把当时收集到的730卷全部影印出版。影印本为三十二开朱墨两色套印线装本,分装二十函二零二册。

 

《永乐大典》续印本(全二函二十册)

1982年,中华书局又将近20年来征集到的67卷刊印为续印本,仍为线装,凡二函二十册。至此,中华书局共出版《永乐大典》222册。

 

《永乐大典》(全十册)

1986年,中华书局又将两次印本凡797卷一并影印为十六开精装本 。

 

《永乐大典》

2012年,中华书局再次重印《永乐大典》,又增加了从海外新收集到的16卷,共计813卷。

 

(三)台北世界书局版《永乐大典》(全一百册)

 

1963年,台北世界书局在中华书局730卷影印本的基础上,增补了台湾所藏的五卷和德国柏林人种博物馆收藏的七卷,出版了742卷《永乐大典》。该影印版32开,手工布面精装一百册。

 

1977年,世界书局重印了该版《永乐大典》。

 

(四)上海辞书出版社版《永乐大典》

 

2003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影印出版《海外新发现永乐大典十七卷》,收入海外新发现的《永乐大典》17卷,即爱尔兰切斯特·比蒂博物馆藏卷803806、10110—10112、19866(该卷此前已经收入中华书局版,此次增加了中华书局版所缺的第8a页),日本黑川古文化研究所藏卷8569—8570,大英图书馆藏卷1320113203、1421914220,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藏卷1595715958。

 

上述影印本充分反映了海峡两岸学者在调查收集《永乐大典》上的贡献,大大推进了学界《永乐大典》的整理和研究。但毋庸讳言,由于时代与技术条件的制约,这些刊印本亦存在很多问题:或因开本过小,文字漫漶,尽失《大典》风韵;或因单色印刷,书名批写眉头,版面凌乱,颇伤原著书品。此类疵瑕,让使用者长怀月缺之憾。

 

 

 

四、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仿真影印版《永乐大典》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现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响应任继愈先生的呼吁,历时两年,于2004年2月完成了中国大陆所藏全部163册《永乐大典》的影印出版。

 

鉴于《永乐大典》除具有巨大的文献价值外,其版本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亦不可估量,采取一般的缩印方式,很难充分体现其风采,也难以完整保存和全面传达数百年沧桑巨变在原书上留下的相关信息。因此,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在出版《永乐大典》时,决定采用仿真影印的方式,从版式、行款、用料、装帧等等全仿嘉靖副本,精工制作,几可乱真。这一出版方式不仅使《永乐大典》永无灾厄之虞,也让今天的人们能据此充分感知这一诞生于六百年前的伟大文化奇观的恢弘气势和不朽神韵。

 

目前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已出版海内外残存《永乐大典》共计190册,即将出版31册,其余部分正在洽谈中。具体如下:

 

(一)国内部分

 

①《永乐大典》(卷35183519,一册)

1983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将国家图书馆藏从山东掖县新得到的一册《永乐大典》(卷3518—3519)按照明嘉靖副本仿真影印出版。

 

②《永乐大典》(全一百六十四册)

2004年2月出版,收录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四川大学博物馆及南京图书馆藏《永乐大典》163册。索引1册。

 

 

 

2014年12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考察时,向学校赠送了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仿真影印版《永乐大典》(全一百六十四册)和《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并现场在赠书函上签名。

 

2009年12月6日,国务委员刘延东到香港大学视察,向香港大学赠送一套《永乐大典》(全一百六十四册)。2010年3月3日,该套《永乐大典》正式入藏香港大学图书馆

 

③《永乐大典》(卷22722274,一册)

2014年出版,收录国内新发现《永乐大典》“湖”字韵卷2272—2274,原为加拿大华裔袁葰文女士所藏,共1册3卷,此前从未影印出版过。

 

(二)海外部分

 

1.已出版情况(26册)

 

①《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永乐大典〉》(全三册)

2013年出版,收录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永乐大典》2册(卷7756—7757及8841—8843)、哈佛大学贺腾图书馆藏《永乐大典》1册(卷981),共计3册。其中卷981此前从未影印出版过。

 

②《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永乐大典〉》(全二册)

2014年出版,收录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葛思德文库 (Gest Collection) 所藏《永乐大典》两册(卷14949及20373)。此前从未影印出版过。


③《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藏〈永乐大典〉》(全十九册)

2015年出版,收入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藏《永乐大典》19册。

 

④《德国柏林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卷7078—7080,一册)

2015年出版,收入德国柏林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1册。

 

⑤《美国汉庭顿图书馆藏〈永乐大典〉》(卷10270—10271,一册)

该册为2014年新发现,此前从未影印出版过,2016年出版。

 

2.即将出版情况(31册)

 

大英图书馆藏〈永乐大典〉》(全二十四册)

2016年年底出版。

 

②《(英国)阿伯丁大学图书馆藏〈永乐大典〉》(卷11907,一册)

该册发现于1997年,此前从未影印出版过,预计2016年年底出版。

 

③《德国柏林民族学博物馆藏〈永乐大典〉》(全四册)

已签订出版合同并获得高清电子版,预计2017年出版。

 

④《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藏〈永乐大典〉》(全二册)

即将签订出版合同并获得高清电子版,预计2017年出版。

 

3.洽谈中品种

 

①《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永乐大典〉》

②《日本东洋文库藏〈永乐大典〉》(全三十四册)

③《爱尔兰切斯特·比蒂图书馆藏〈永乐大典〉》(全三册)

④《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藏〈永乐大典〉》(全五册)

⑤《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永乐大典〉》(全六十二册)

⑥《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永乐大典〉》(全四十册)

⑦《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藏〈永乐大典〉》(全五册)

 

除了中华书局影印出版的813卷《永乐大典》之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近年出版了国家图书馆新入藏的《永乐大典》卷2272—2274(“湖”字韵)、哈佛大学贺腾图书馆藏《永乐大典》卷981、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葛思德文库 (Gest Collection) 所藏《永乐大典》卷14949及卷20373,美国汉庭顿图书馆藏《永乐大典》卷10270—10271,共计9卷。此外,及英国阿伯丁大学图书馆藏《永乐大典》卷11907即将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于2016年出版。上述10卷均为首次影印出版。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影印出版的《永乐大典》共计418册823卷。

 

为了完整保存和全面传达数百年沧桑巨变在原书上留下的相关信息,让今天的人们能据此充分感知这一诞生于六百年前的伟大文化奇观的恢弘气势和不朽神韵,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计划将存世的、尚未仿真影印出版的《永乐大典》全部原大仿真影印出版。

  

附件:

 

呼吁书

中国国家图书馆 任继愈

 

《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朱棣命太子少师姚广孝和翰林学士解缙主持,3000多人参加,历时4年,于永乐六年(1408)修成的大型类书,全书共22877卷,是中国古代最为成熟、最为杰出的“百科全书”。它是上起周秦,下迄明初的历史文献资料的总结,因此也是15世纪人类文化史上的丰碑。

 

《永乐大典》这一文化宝库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其中成段或全书采录的文献,能够一字不改,保存古籍原貌。《永乐大典》成书之日起,它的学术意义和文献价值,早已受到明清两代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这部规模宏大的类书,历史上仅有两个写本,正本存于皇宫禁地,后人未见。副本在清代存在翰林院,虽有遗失,但大体完整。最惨重的损失是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永乐大典》遭到毁灭性的损失。这部二万余卷的巨著,今天分散流失在世界各地,仅存400册左右。

 

《永乐大典》的特殊遭遇,凝结民族情感。京师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前身)入藏《永乐大典》以来,就一直在探寻这部伟大著作散失的遗踪。各国政府和学者也在努力收藏、保存、复制劫余之卷。

 

现在,400余册《永乐大典》残本星散于8个国家和地区的30个单位。中国国家图书馆决定依照原书板式规格、纸张装帧,仿真再造,以推动当代学术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是造福中国乃至世界学术界的大事。这一夙愿的实现尚有赖于全世界《永乐大典》收藏机构、收藏家及有识之士予以合作,大力支持。望世界各地藏书机构、收藏家,群策群力,共襄盛举,慨允借用《永乐大典》原书,提供拍照、制版之用,用后归还,使这一文化遗产重现于世,垂之永久。衷心企望海内外热心文化事业、关心人类文明的学术机构和人士,对人类文化遗产做出贡献,必将与《永乐大典》一道流传后世。我们也相信世界各民族通过文化合作,消除隔阂,增进共识,建立友谊,促进世界和平,开创美好的未来。

 

 

(引自中国国家图书馆編:《永乐大典》编纂600周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来源:国图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