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今年6 月14 日,是“有学问的革命家”“有革命业绩的学问家”“国学大师”章太炎逝世八十周年纪念日。值此之际,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章学研究论丛”第一种章念驰著《我所知道的祖父章太炎》和第二种章念驰编《章太炎生平与学术》,作为打造“章学”研究出版重镇的首出之举。
上海人民出版社自20世纪70年代就致力于章太炎相关著作整理本及研究著作的出版。还是在“文革”时期,已经出版了《章太炎诗文选注》。改革开放之后,章太炎全集被国家古籍整理规划小组列为重点出版项目,交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自1982 年起,陆续出版了《章太炎全集》八卷。后由于种种原因,全集的出版遭到搁置。2012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重新启动了《章太炎全集》的出版计划。首先于2014年章太炎诞辰一百四十五周年之际,推出了前八卷的修订本,即《章太炎全集》(第一辑);2015 年12 月,第二辑四种五册出版;第三辑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出版。
除《章太炎全集》之外,上海人民出版社也一直关注章太炎的相关研究,吸收优秀成果列入出版计划。20 世纪80年代,先后出版了朱维铮、姜义华注释的《章太炎选集》,熊月之著《章太炎》,姜义华著《章太炎思想研究》,这些著作至今仍是学界理解章太炎最重要的参考书。进入21世纪之后,上海人民出版社又推出了“中研院”院士王汎森的代表作《章太炎的思想—兼论其对儒学思想的冲击》,受到了大陆读者的广泛关注。
虽然章太炎在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思想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但由于其文字晦涩艰深,难以卒读,长期以来对他的研究相对比较冷清。最近二三十年,随着研究成果的积累,近年“国学”受到普遍关注,学界开始重新反思出身于中华传统的晚清民国学人在西潮冲击之下的思考与应对之道,康有为、梁启超、廖平等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章太炎即是其中特别重要的一位。目前,章太炎的部分研究者结成“章学友”,不定期聚会交流研究心得,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章学研究论丛”中就吸纳了其中的一部分。与直接映照现实的“新康有为主义”不同,章学的研究更多的是以学术的方式探讨章太炎思考的价值。这种讨论不但具有应对今天中国现实问题的指向,而且奠基于历史,更具有可信度和深度。
在此种背景之下,上海人民出版社在《章太炎全集》即将出版完成之时,继续推出了以吸收海内外章学研究成果为核心的“章学研究论丛”。计划分为研究专著、论文合集、传记资料、章太炎著作解读等几个系列。首先借章太炎逝世八十周年之机,率先推出章太炎嫡孙章念驰著《我所知道的祖父章太炎》和所编《章太炎生平与学术》二种。
《我所知道的祖父章太炎》由章太炎嫡孙章念驰撰写,叙述了祖父章太炎的生平、学术、与重要历史名人之关系以及家人的事迹。既秉持史家客观实录的原则,力求还原历史;也充满作为后人赓续先人未完之业的使命感,为人们描述了一个章氏后人眼中真实、立体的章太炎。在章念驰眼中,作为革命家,章太炎绝不仅仅是一个反清斗士,而是近代中国追求民主、共和、法制的先行者!作为学问家,章太炎并不仅仅是一个国学大师,而是致力于中华文化继承、开拓与创新的先驱!作为一个杰出的爱国主义者,章太炎胸怀家国人民,至今是人们的楷模!
《章太炎生平与学术》精选八十年来有关章太炎研究的优秀论文,作者包括钱穆、侯外庐、张玉法、汤志钧、近藤邦康、姜义华、汪荣祖、王汎森、桑兵、陈平原等,既有前辈学者,也有如今知名的中生力量,既有国内学者,也有大批海外专家,阵容十分强大。就内容来说,本书的论文,涉及了章太炎的哲学、经学、文学、医学、佛学、文字学以及进化观、道德论、真理观、联亚思想等方面,几乎涵盖了章太炎一生行事与学术、思想。可以说,本书体现了章太炎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对促进章学和相关思想史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本书下册尤其反映了近十多年来章太炎研究的新视野与新的思考方向,借对章太炎的研究重新审视近代中国的学术版图与学术变迁轨迹,尤其反映出当下章太炎研究所具有的现实关怀。比如,书中王汎森《国家建构与民族记忆》讨论清末民初重新建构与“满洲”进行区隔的汉族历史记忆。张志强《一种伦理民族主义是否可能?》对于章太炎的“民族主义”进行了超越狭隘民族性本身的探讨。
“章学研究论丛”预计每年出版五种左右,明年的计划即包括日本著名章太炎研究者小林武、东京大学林少阳、香港城市大学陈学然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另外,所谓“章学”,不仅指章太炎本身,也可以包括他的学生,上海人民出版社也将致力于出版章门弟子如汪东、吴承仕、沈延国等人的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希望能在出版“章学研究论丛”的过程中,促进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为我们今天从太炎先生身上、著作中汲取养分作出一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