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zMzMjI3OA==&mid=2652844459&idx=3&sn=a980365ccd958312793ef3da40e1812d&scene=
23&srcid=0503kQaUhHQQkuZDjldXvc06#rd
每逢周五,我们将从关注中华书局微信公共号:中华书局1912,并回复“申请理由+手机号码”的读者朋友中抽取若干名幸运读者,赠送中华书局的精美礼物。
本期福利:本周赠 2张期限为三个月的中华经典古籍库(微信版)电子券,大家关注中华书局“经典古籍库”(微信版)公众号以后,使用本券可以免费使用三个月。
本期获奖名单及具体使用方法将在5月3日的头条微信中公布!

欢迎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华经典古籍库”(微信版)公众号
您也可以通过搜索“经典古籍库”关注我们,近期注册会员有优惠哟
期待与您共同开启一场奇妙的文史之旅

微信版书目简要介绍
“中华经典古籍库”微信版收录了869种书,共5亿多字。对初入手的朋友来说,想要很快找到自己所需的书,实属不易。以下就让小编为大家进行进行简单介绍。

自汉迄清,经学在我国学术系统中一直占统治地位。其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而清代是很重要的也是最后的一个阶段,清代经学家在经书文字的解释和名物制度等的考证上,超越前代,取得了重要成果,这对我们利用经书所提供的材料研究古代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科技等,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清代的经学著作,数量极多,体裁各异,研究的重点也有不同。其中用疏体写作的书,一般是吸收、总结前人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又是现在文史哲研究者较普遍需要参考的书。
《大戴礼记补注》 《校正孔氏大戴礼记补注》 《尚书孔传参正》《榖梁古义疏》《周易集解纂疏》《尚书今古文注疏》 《今文尚书考证》《毛诗传笺通释》 《诗三家义集疏》 《周礼正义》《礼记训纂》 《礼记集解》 《礼书通故》《大戴礼记解诂》 《春秋左传诂》 等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通鉴源于司马光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取宋神宗“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之意,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述历史。后世多效仿司马光,或续资治通鉴,或撰当代通鉴,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本系列包括《资治通鉴》在内的五部通鉴体书籍及后世编年体史书,参照各家底本及所引著述、笔记、墓志等材料加以点校考证,内容翔实可信,使用方便,是目前通鉴类书籍较为完善的版本。
《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明通鉴》《汉纪》《后汉纪》《纲鉴易知录》《东华录》《皇朝编年纲目备要》《续编两朝纲目备要》
本丛刊辑录了各朝官私史书,包括编年体、语录体、纪传体等不同体裁,并采野史、杂史、地志、笔记等资料,搜罗广泛,并加以点校注释考订,以资读者参考利用。
《明季北略》 《明季南略》 《十国春秋》《汉官六种》 《宋太宗皇帝实录校注》 《皇宋十朝纲要校正》《皇明通纪》 《东观汉记校注》 《隆平集校证》《国语集解》 《越绝书校释》 《靖康稗史笺证》《宋季三朝政要笺证》 《大金国志校证》
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早在公元前2世纪,我国同中亚各国就有往来。4世纪以后,我国许多使节、僧侣与商人不断前往西域、东洋及南海诸国进行政治访问与商业、文化活动,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他们留下了许多游记、回忆录等资料,这部分文献流传至今,已成为今天研究亚洲各国古代史和中外交通史的重要材料。本丛刊收录有关中外关系方面的古籍,多是中国古代外交、经济文化交流极具价值的史料,细为校勘整理,对研究亚洲各国史及中外交通史多有助益。
《西洋番国志》 《郑和航海图》 《两种海道针经》《咸宾录》《新疆赋》 《西域行程记》 《西域番国志》《汉书西域传补注》《真腊风土记校注》 《西游录》 《异域志》《安南志略》《海外纪事》 《唐大和上东征传》 《日本考》 《东西洋考》《往五天竺国传笺释》《经行记笺注》《西洋朝贡典录校注》《职方外纪校释》 《大唐西域记校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岛夷志略校释》 等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选有重要的佛教史籍,也有中国佛教几个主要宗派(如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的代表性著作,还有与中国佛学渊源关系较深的佛教译籍。所有书都选择较好的版本为底本,经过校勘和标点,整理出便于研读的本子。对于其中的佛教哲学著作,还在此基础上,充分吸收现有研究成果,写了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的注释。
《出三藏记集》 《法苑珠林校注》 《宋高僧传》 《五灯会元》《古尊宿语录》 《大乘起信论校释》 《童蒙止观校释》《三论玄义校释》 《成唯识论校释》 《华严金师子章校释》等
中国古代学者对文学的认识、思考、研究和总结,是以多种形式书写、流传并发生影响的,有的是理论性的专著,有的是随笔式的评论,有的是作品前后的序跋,有的是作品之中的评点。这些典籍数量丰富,种类众多,涉及各个时期不同的文学现象和文学思潮,以及不同的作家作品和文体文类。《中国文学研究典籍丛刊》,选择历代具有代表性的典籍,采用所能得到的善本,进行深入的整理。为学术界提供了一套承载中国古代学者文学研究成果的、内容更为准确、使用更为方便的基础资料。
《诗品译注》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 《诗人玉屑》 《词苑丛谈》《养一斋诗话》 《增订文心雕龙校注》 《白雨斋词话全编》 《教坊记》《光宣诗坛点将录笺证》 《曲品校注》 《升庵诗话新笺证》 《艺概注稿》等
收录先秦至明清的诗文全集,体裁涉及诗、词、曲、变文等,是中国古典诗文总集中收录篇幅最多最完整的一套书,对研究我国古代文学和文学史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
《元诗选初集》 《元诗选二集》 《元诗选三集》 《元诗选癸集》《古谣谚》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全唐诗》 《全唐诗补编》《全唐文补编》 《全元散曲》 《全宋词》 《全元诗》等

“中华经典古籍库”(微信版)公众号
以上并非古籍库全部藏书,想知道更多请长按上面二维码关注“中华经典古籍库”(微信版)公众号。
(统筹:启正;编辑: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