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嘉定四先生之程嘉燧著作出版 发布时间:2016-2-14 10:57:16   作者:徐乐帅  

  继嘉定四先生之一的李流芳先生的全集出版后,上海古籍出版社在近日又推出了程嘉燧的全集。

  程嘉隧(1565 —1644),字孟阳,号松圆道人、松圆居士、偈庵,晚年皈依佛门,法名海能。明徽州歙县(今属安徽)长翰山人。程嘉燧的祖父程溶以经商为业,“转赀贾江淮间,溺死豫章”后,父亲程衍寿投奔移居于嘉定(今属上海)的姑母,得到姑父李汝节(李先芳之父,李流芳之伯父)的帮助,并续娶李汝节之表妹张氏为妻,遂寓居嘉定。

  程嘉燧年轻时曾习科举之业,二十岁时赴郡城应试未中,从此弃去举业,终身不试。又习击剑之类,也没有成功,但此后与“武”字总有粘联,中年时曾应上海吴淞都督戚将军招募做过短暂的幕僚,“乍携词笔从戎鞍”(《松圆浪淘集》卷八《再过幕府呈戚总戎》);直至晚年,读了故旧方子玄都督辽阳军事期间写的诗后,尚有“惜予衰且耄,无由仗策徒步,慷慨行歌,一和君出塞、从军之诗也”(《上方侍郎抚辽公余近草序》)的感慨。从武又不成,程嘉燧方将精力集中于诗歌绘画创作,并以之留名于后世。

  程嘉燧与唐时升、娄坚、李流芳并称“嘉定四先生”,光绪《嘉定县志》卷十八“李流芳”条下有几句话颇能代表当时嘉定士林对四先生的普遍看法:“论者谓四先生诗文书画,照映海内,要皆经明行修,学有根柢,而唐以文掩,娄以书掩,程以诗掩,李以画掩云。”嘉定之外,亦对程嘉燧诗歌成就多有推崇,如钱谦益曾说“孟阳诗律是吾师”,并尊之为“松圆诗老”,而陆世仪则以为“疁诗以程孟阳为宗”。

  程嘉燧的诗歌之所以能取得一定的成就,与他的诗学态度密切相关,钱谦益的《列朝诗集》有如此一段记载:“孟阳之学诗也,以为学古人之诗,不当但学其诗,知古人之为人,而后其诗可得而学也。其志洁,其行芳,温柔而敦厚,色不淫而怨不乱,此古人之人,而古人之所以为诗也。知古人之所以为诗,然后取古人之清词丽句,涵咏吟讽,深思而自得之。久之,于意言音节之间,往往若与其人遇者,而后可以言诗。盖孟阳之诗成,而其为人已邈然追古人于千载之上矣。”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程氏指出有两条原则务必遵守,其一是什么可以写,什么不可以写。钱谦益说他“其为诗主于陶冶性情,耗磨块垒,每遇知己,口吟手挥,不少休。若应酬牵率、骩骳说众之作,则薄而不为”。其二是写了之后必须自己觉得满意、觉得诗有新意。还是钱谦益说的那样:“二三朋侪,各有讽咏,孟阳揽笔长吟,喜动颜色。一字未妥,一韵未稳,胸中鹘突,如凸出纸上。横目而捷得之,审谛推敲,必匠意而后止。如病人遇大医师,洞见脏腑症结,虽有坚悍之夫,不能不首服也。”

  除了亲友之间相互传抄赏阅外,程嘉燧也曾将自己的诗作汇编成书册印行,在当时已经流传颇广,并引起了不同的评价。撇开这些虚假的声名毁誉,无论当时的读者还是后世的读者,应该更加关注的是程嘉燧的诗作能不能呈现供人汲取的东西,按照这样的思路,就有了如下一类具体有效的评论: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录其气清格整去风雅未远者四章,见孟阳自有真诗,勿因牧斋之过许,而毛举其疵以掩之也”;朱琰《明人诗钞》“ 新城王尚书论明末七言律诗,孟阳与大樽并列……皆不愧古作者,并摘其警句以传”;汪端《明三十家诗选》“观孟阳近体,秀逸流亮……今录其诗,爰为湔雪,以见论诗如论史,贵存公是。若必连类讥讪,惩羹吹齑,是徒取快一时,何以昭信于千古哉”。

  上海社科院的沈习康先生应嘉定区地方志办公室之约,将现在所能见到的程嘉燧著作合并统一整理校点,拟定新书名为《程嘉燧全集》,交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程嘉燧全集》(全2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年5 月出版,定价:158.00 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5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