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四川省图书馆馆藏65万余册古籍 《华阳国志》大名鼎鼎 发布时间:2015-12-18 11:12:25 作者:记者 张良娟 





(来源:四川日报)







http://www.scwmw.gov.cn/wyzc/yd/201512/t20151216_372637.htm
四川省图书馆500多万册藏书中,有65万余册古籍,其中珍善本约6万册。众多珍贵古籍中,《华阳国志》大名鼎鼎。
这一方面是因为《华阳国志》被誉为“中国方志编纂史上的一个创举”,另一方面,也因为省图所藏明嘉靖刻本《华阳国志》是目前所能找到的年代最早的版本。
据省图书馆研究员王嘉陵介绍,《华阳国志》共5卷12册,是由东晋时期的史学家常璩所著。“《华阳国志》是由蜀人所写的关于蜀地的地方志。”王嘉陵说,华阳指的是华山以南的地区,《华阳国志》一书所记载的地区不仅包括如今的四川、重庆,还包括了云南、贵州、汉中一带,是中国最早记述地域最广的地方志,堪称地方志的“鼻祖”。
在《华阳国志》一书中,常璩记载了几地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内容十分丰富,为研究我国古代西南边疆的地理、政治史、经济史、民族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四川省图书馆的第二任馆长、著名历史学家蒙文通在治史时,就常把《华阳国志》与《史记》进行对比研究。
王嘉陵告诉记者,《华阳国志》的版本很多,而省图如今所藏的明嘉靖刻本《华阳国志》是目前能找到的年代最早的版本。“这个版本全国仅存两部,另一部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但是从品相和完整程度上来说,省图书馆的这一套更优。”王嘉陵告诉记者,根据考证,省图所藏的《华阳国志》有可能是在成都刻印而成的。“蜀人所著、蜀人所刻印,记载蜀地的方志。”
鉴于《华阳国志》的文献和历史价值,2012年,四川省图书馆以馆藏的《华阳国志》为原本,对其进行了善本再造,并将其赠予全国各大图书馆。(记者 张良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