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记《金代行政区划史》出版 发布时间:2015-10-19 11:09:42   作者:一 介  

  著名宋金史学者、历史地理学专家、宋史研究会理事、南京大学教授李昌宪的《金代行政区划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这是学术界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

  金代行政区划是一个具有相当难度的研究课题。金代疆域大致可分为三个地区,即女真居住地(约今东北地区)、原辽国北方游牧区(约今内蒙古地区),和原辽国南部以及后来占领的宋淮河秦岭以北汉人聚居区。三块地区历史文化、行政区划差异很大。特别是北方游牧地区,民族此兴彼衰,人口迁徙不定,所谓“行国”也,其行政区划往往只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并无明确的界限四至,且文献稀缺,给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以往虽有一些论文,但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2005 年出版王颋的《完颜金行政地理》有一定系统性,但深度广度尚不够,某些结论也缺乏史料支撑。而李昌宪的《金代行政区划史》在前人的基础上,极大地拓宽了这一课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比如金初战事不断,疆域和行政区划的情形十分复杂,前人未尝涉及,本书第一编《金代的疆域和地方行政体制、行政区划》对此作了深入研究,澄清了不少问题,对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金夏、金宋的疆界有所修正和明确。特别是对金初特殊行政区划,即伪齐的疆界的研究,发前人所未发。张邦昌的伪楚存在不足一月,虽然金人为他划定了疆界,但并未实行过有效管辖,而本书仍作了清理阐述,这是全书的一个亮点。对金初行政区划的形成与辽、宋、高丽的关系,本书第一编也作了探讨,如金初的七转运司路和辽代的八计司路的承继关系等等。

  历代行政区划都是在不断变动的,是一个流动的过程。这给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对金代路州县等行政区划的研究,以往都集中在相对成型和稳定的中期,比如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金代部分就是依据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的行政区划状况绘制的。显然,这不能反映出动态的一面。而本书第二编《金代各断代年限的地方行政区划》分别以皇统二年、正隆二年、大定二十九年、泰和八年四个断面为切入点,重点研究金代行政区划的分合沿革过程,反映了行政区划的动态变化,从而大大推进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深度。这是一个创举,以前是很少有人这样研究的。

  以往的行政区划研究一般到路一级为止,因为州县沿革变化极为琐细,而史料又相对缺乏。本书第三编《金代州县的沿革》专门对金代州县一级行政区划的沿革变化作了艰苦的研究。北方地区,传世文献很少,研究更加困难。作者通过充分搜集金石资料,利用考古成果,以弥补其不足,钩沉索隐,比勘甄别,条理头绪,不仅大致弄清了已有州县的沿革,还对已省废的州军作了研究,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史学功力。又如,猛安谋克制以往是作为女真等少数民族的一种政治制度和军事组织来研究的,而本书将之与行政区划研究结合起来,对猛安谋克的分布区域,猛安谋克与地方行政机构的关系等问题作了探讨,深化了以往的研究,加深了对金代行政区划特点的理解。

  本书还注意将金代行政区划的划分与宋代等作比较,指出同宋代相同,金代路一级也分总管府(相当于宋安抚司)、转运司、提刑司等不同的路分,但金代转运司只管财赋,与宋代转运司兼管地方行政不同。这一成果的取得,得益于作者对宋代地方行政区划和官制的精深造诣。

  丰富的图表是本书的又一特色,它使作者的研究成果一目了然,全书附有金代疆域政区图、金代路州府级政区沿革表、金代猛安谋克分布表、金都城界壕城堡图片等,其中有一些为作者独制,如《伪齐疆域与行政区划图》等等。

  本书的特点之一,是以史料说话,没有证据,不轻下结论;但也不轻信史料。如《金史·地理志》是重要的文献,但也有不少讹误,本书对此也作了细致的辨析和考证。作者还注重实地考察,考察了金上京、金中京、肇东八里城和金界壕等遗址遗迹,收集了图片资料,使本研究更加脚踏实地。总之,本书是目前为止关于金代行政区划的最全面、最深入的研究著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必将极大地推动这一领域的学术进步,同时,对当前东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也有参考作用。

  (《金代行政区划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年6 月出版,定价:58.00 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5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