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http://epaper.gmw.cn/zhdsb/html/2015-07/22/nw.D110000zhdsb_20150722_6-01.htm
本报记者王洪波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7月22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王洪波)7月15日至17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古工委)主办、吉林文史出版社承办的第三十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暨2014年度优秀古籍图书评奖会在吉林长春举行。年会还举办了以“新常态、新任务、新目标”为主题的古籍出版创新论坛。会上会下,古籍整理和传统文化出版的创新和未来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当前,国家对古籍整理出版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在去年又增加了44个重点项目,项目总数已达554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副司长、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然在会上介绍说。他特别指出,古籍整理工作要有创新意识:一是挖掘深度,提倡和鼓励基于研究的高水平深度整理;二要拓展广度,不断挖掘新的文献资料,拓展新的出版领域;三是通过赋予新意、改造形式、增补充实、拓展完善,做好古代典籍文献的普及性传播和创造性转化。“此类普及性项目与中央的工作部署、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相契合,是我们今后一段时间古籍出版工作的着力点,今年的古籍规划项目增补也将其作为一个重点方向。”王然说。
中华书局总经理、古工委主任徐俊在工作报告中谈到,当前古籍出版有很多利好消息,首先是国家对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愈加重视,其次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古代典籍和文化的热情愈益高涨。他介绍说,近几年来,中华书局版中国经典普及读本的销量有大幅上升,例如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单一版本年销售15万册,数倍于前几年的数字。黄山书社社长任耕耘则在书面发言中介绍说,在国学热的大背景下,该社国学教材项目取得了良好回报。目前该社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实验教材》《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实验教材》等四五套国学教材,年发行量300多万册,码洋3000多万元,国学教材日益成为该社一个显著的经济增长点。
当下,数字出版浪潮汹涌澎湃,古籍出版社自然不能置身其外,很多出版社都有所尝试,而最受关注的则是中华书局去年推出“中华经典古籍库”,并于日前成立“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古联数字)。会上,古联数字分别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凤凰出版社、巴蜀书社、天津古籍出版社等4家出版社就进行“中华经典古籍库”资源合作签约。中华书局总编辑、古联数字总经理顾青介绍说,古联数字的目标是成为覆盖全媒体、全行业以及全球的古籍数字出版和传统文化综合服务平台,未来将为全球的专业和大众读者提供古籍数字化产品和相关服务。
“我们很乐于加入‘中华经典古籍库’战略合作,我相信这一项目将使古籍出版真正迈入数字时代。同时,我社于去年成立了数字出版部,将着力开发电子书产品,这是我社在数字出版方面迈出的实质性一步。”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高克勤告诉记者。他还指出,古籍出版专业性很强,在新的形势下,古籍出版的专业性要求不能放松,特别是要重视古籍出版专业编辑人才的培养。
此外,黄山书社介绍的众筹出版、网络销售等实践经验,国家进出口图书公司介绍的中国古籍图书海外市场的需求变化等也受到了与会者的关注。
优秀古籍图书评奖是历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的重要内容。此次共有36家出版社的202种图书参评。经过认真评议,并通过两轮投票,最终,中华书局《商周金文辞类纂》、上海古籍出版社《宋会要辑稿》、凤凰出版社《缪荃孙全集》等30种图书获“2014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一等奖,53种图书获二等奖,10种图书获普及读物奖。
会上,徐俊代表古工委将本次参评的173种225册图书赠送给吉林省图书馆。
年会召开之际,正逢吉林文史出版社成立三十周年。吉林文史出版社在年会上举办了简朴、庄重的社庆庆典仪式。
另外,2015年全国文史图书订货会也于年会期间在长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