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古籍善本特展”在北京图书节首日展出 30件一级文物隆重亮相 发布时间:2014-9-3 11:01:42 作者: 





(来源:凤凰读书 )







为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现古都北京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图书节组委会与北京市文物局、中国书店倾力打造的“古籍善本特展”将在图书节上首次推出,包括国家一级文物在内的30件古籍善本隆重亮相,并成为了本届图书节的一大亮点,引起了读者的竞相拍照和观展。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数千年来生生不息,具有举世公认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拥有浩瀚的古籍文献。中华古籍文献作为中华文明的物质载体,凭借自身历史悠久、数量繁多、内容丰富的特点,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据主办方介绍,为了能够让公众更直观地了解中华古籍,感受传统典籍文化,深入理解古籍重要的文化意义,中国书店、北京市文物局选取了三十部具有代表性的古籍文献珍品,以反映中华古籍基本面貌及中国印刷术的发展历史。其中,以文献时代说,有隋写经一部、宋本二部、元本三部、明本十部、清本十部及民国印本四部;以收藏典故说,有经过清乾隆皇帝“天禄琳琅”收藏过的宋本《重刊许氏说文五音韵谱》,经梁启超批校的辛弃疾《稼轩词》等;以版式特点说,有刻本、活字本、套印本、彩绘本、手抄本、插图本等,涉及雕版、活字、套印、手绘、影抄、饾版、拱花等多种印刷元素,基本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出版物,可谓牙签玉轴、缥帙缃函。
值得称道的是此次特展三十部佳椠中,也包括中国书店自海外收购的古籍十六部。作为专业从事古旧文献收购、整理、保护和流通的中国书店,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经营历程中,发掘、抢救、保存了大量的珍贵古籍文献,积极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2006年后,中国书店更将业务领域拓展到国门以外,为将流散至域外的古籍购回国内做着种种努力。在此过程中,中国书店曾从海外购回元刊方明甫校正本《类编图经集注衍义本草》,该书未见历代公私书目著录,为稀见的孤本,既对研究该书版本的流传与异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又对我国中医药典籍的整理与利用有着较高的文献价值;再如清内府拓《敬胜斋法帖》,由于当时传拓不多,流传十分稀少。中国书店从海外收购的《敬胜斋法帖》保存完好,以罕见的明黄锦绣装帧,帖中墨色黝亮、微泛紫光,为典型的乌金亮墨拓本,据查是目前国内唯一一部用清宫廷黄锦装帧的《敬胜斋法帖》。可以说,这些过去少为人知的古籍能回归故土,是祖国繁荣昌盛、中国书店在海外积极抢救、发掘的结果。
下一步,组委会将把这30件特展文物通过图文形式编印成册,方便读者感受典籍文化,共品书韵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