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华书局推出大型数据库产品《中华经典古籍库》 发布时间:2014-6-17 10:47:24   作者:  

 

http://pic.cssn.cn/tp/tp_skjj/201406/t20140611_1206595_1.shtml

 

  经过十年准备,中华书局自主研发的大型数字出版产品《中华经典古籍库》于6月10日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举行发布研讨会。会上,中华书局和国家图书馆共同按下数据库开通的按钮,这一象征性仪式意味着全国十几家图书馆(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社科院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同时向公众开放这一数据库,方便大家查阅、引用可靠的古籍点校成果。

  《中华经典古籍库》是中华书局版点校本古籍的首度数字化,收录包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资治通鉴》、“新编诸子集成”、“清人十三经注疏”、“史料笔记丛刊”、“学术笔记丛刊”等经典系列在内的权威整理本,一期收录300种,计2亿余字。产品不仅提供了保留全部整理成果的数字文本,更实现了文本与原书图像的一一对照,并能自动生成引用格式,除支持全文检索外,还添加了独具特色的人名异称关联检索,给学者的研究带来极大便利。

  作为以中国传统文化出版为主的百年老社,中华书局在第一个数据库产品中拿出了品牌核心资源。“因为目前国内数字版权保护并不完善,我们有过犹豫,担心看家资源遭到窃取,但古籍的数字化是一个大趋势,业内也一直期待中华本古籍能早日完成数字化,我们也相信尽早推出自己的产品会是目前打击盗版的有力手段。”中华书局副总编辑顾青解释了推出该产品的考虑。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表示,中华书局已经为数字化转型准备了许多年,这个产品是数字化战略布局的重要步骤,以此为契机,将有力推动中华书局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出版领域有所作为。在古籍数字化的规划上,中华书局还有更加开阔的思路,希望为全国的古籍出版社搭建一个可共同发布、共享利益的数字平台,用户也将能享受更为丰富、可靠的文化服务。

  据悉,目前国内古籍库市场已较为成熟,不同类型的古籍库产品也层出不穷。相较其它古籍库,《中华经典古籍库》特色与优势在哪呢?数字出版中心主任李晨光解释说:“中华书局版的点校本古籍一直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是学术研究的引文范本,《中华经典古籍库》将所收书目的版本信息也全部准确录入,省去了查找原书的步骤,用户可以随检随引。同时,我们作为古籍整理的专业出版社,在数据加工上更为精细,甚至改正了不少纸书的错误,因此我们的数字文本准确度很高,是可信的。用户还可以随时点开对应的原书图像进行检验,相当于提供了双重质量保障。”

  据了解,中华书局的点校本古籍汇集了文史界专家的学术成果,尤其是“二十四史”及《清史稿》,是历时二十年完成的古籍整理工程,参与整理的当代史学家均为一时之选,代表了新中国史学界各断代史研究的最高水平。点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出版问世之后,成为海内外学术界最权威、最通行的版本,享有“国史标准本”的美誉。古籍资源部主任洪涛补充说:“前期的数据采集工作本身经过了反复优化,后期人为加工更多的是做二次编辑,在整理完成后我们还进一步通过数据转换工具进行错误排查,严把三道关,使得数据质量与纸书持平甚至超越纸书。”

图为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刘惠平(左)代表国家图书馆接受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捐赠的《中华经典古籍库》。

 

图为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致辞。

 

图为高校古委会主任安平秋致辞。

 

图为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刘惠平致辞。

 

图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谭跃致辞。

 

图为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致辞。

 

图为中华书局副总编辑顾青主持发布会。


 

图为发布会现场。

 

图为《中华经典古籍库》功能演示现场。

 

图为《中华经典古籍库》阅读器首页样式。

 

图为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