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近些年来,佛教大藏经的整理和出版方兴未艾。历史上各种版本的大藏经被陆续整理出来,给佛教界和学术界提供了很多便利。我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官刻大藏经《乾隆大藏经》(简称“龙藏”),在诸多版本的大藏经中,最受欢迎。据不完全统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大陆先后发行《乾隆大藏经》逾两万部之多,创造了我国古籍影印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各版本大藏经在收录佛教典籍方面有各自时代特征,乾隆版大藏经虽然相对晚近,但由于时代条件限制,并非是历史上各版本大藏经的集大成,同时,由于雍正、乾隆两朝帝王个人价值取向的直接参与,甚至还删掉了很多重要的经论。有相当数量的“龙藏”未收经典,分别收录于《思溪藏》《赵城金藏》《洪武南藏》《嘉兴大藏经》等不同时期的大藏经中。同时,由于各版本大藏经的现代印本印量极小,有的出版了已经超过十年,现在很难再找到。有的大藏经即便找到了,但由于售价极高,也不是所有的佛教机构都有能力收藏。从另一个角度上讲,即使经济条件成熟,同时拥有这么多不同时期的大藏经的影印版,也不是必需的。各大藏经所收经典虽然各有侧重,但是,主体部分如《大般若经》《华严经》《阿含经》等数百部重要经典,都是重复的。
鉴于以上种种原因,北京同愿堂文化联手文物出版社,决意编订《中国汉文大藏经补编》(又名《龙藏补编》)。顾名思义,是将《龙藏》中没有收录,而散见于其他各种大藏经中的重要经论进行一次全方位地梳理和编辑。补编大体按照中国历代大藏经刻造时间顺序:《开宝藏》—《辽藏》—《崇宁藏》—《房山石经》—《毗卢藏》—《赵城金藏》(《宋藏遗珍》)—《思溪藏》(《圆觉藏》、《资福藏》)—《碛砂藏》—《普宁藏》—《洪武南藏》—《永乐南藏》—《永乐北藏》—《嘉兴藏》—《频伽藏》—《普慧藏》。这种编排,与“龙藏”的配合使用,起到配补作用(对于“龙藏”中没有收录,却同时出现在其他几部大藏经中的文献,我们在尊重时间顺序的前提下,照顾到数据的完整性、清晰度和校勘水平。)。
此次整理,遴选出“龙藏”中所未收入的佛教经论六百五十八部,总计近七万页,合编为百册本《中国汉文大藏经补编》。此书由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先生作序,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延藏法师总监修。2013年11月由文物出版社隆重推出。可以说,拥有了“龙藏”,再拥有了《中国汉文大藏经补编》,就等于拥有了国内历代已入藏的汉文佛教经论。这部书的出版,将为我国佛学研究提供极大的便利。
(《中国汉文大藏经补编》(全100册),文物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定价:360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