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地方志是一个地方的史书,全面记载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山川地势、物产、气象以及民风习俗等情况,有“地方百科全书”之称。由于记载丰富、源流清晰,具有“资治、教化、存史”的功用,而为历代所重。方志或谓起于史书,或谓源于舆地图经,然至有宋一代,志书体诸形兼备,自成一格,各地方志之修绵延不绝,至明清已蔚为大观。据《中国古籍总目》记载,迄清末民初,存世志书达八千余种。
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所藏方志,多为原中华书局图书馆收藏之物。1930 年舒新城先生任中华书局编辑所所长兼图书馆馆长,有感于出版所需及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之责,大力收购古籍。尤注重中国地方志、丛书、金石典籍以及精刻本、精校本的搜求。1939 年初,舒先生指示图书馆采编人员全力以赴收购古籍,藉以复兴中华书局出版业务。短短两年内共购进古籍三万余册,各地省志及重要府县志均于此时购得。1941 年10月又购得南浔蒋汝藻密韵楼部分藏书,其中方志即近千种。1945 年复又购得郑西谛(振铎)部分藏书。至1949 年,中华书局图书馆藏书已达五十余万册,方志收藏与教科书收藏、报刊收藏共同构成中华书局图书馆藏书之三大特色。1954 年中华书局北迁,1958 年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在上海成立,中华书局图书馆所藏图籍遂留辞海编辑所(上海辞书出版社前身),以为修订《辞海》之资料。
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现藏方志近三千部(含复本),从中挑选珍稀善本编为《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稀见方志》初、续两编出版。两编共收馆藏稀见方志28 种,其中初编15 种,续编13 种。除《[天启]凤阳新书》八卷外,均为清代志书,而又以康、乾两代为多。所谓“稀见”者,以存世不逾四个复本为要。其中孤本两种,即《[乾隆]弋阳县志》十八卷、《[康熙]江夏县志》五十二卷。虽非孤本,但仅本馆所藏为全帙者四种,即《[乾隆]分宜县志》二十卷首一卷、《[康熙]当涂县志》三十二卷、《[康熙]岳州府志》二十八卷、《[康熙]埔阳志》六卷。凡此两项,即占初、续两编逾五分之一,足见“稀见”不虚。又《[嘉庆]龙山县志》十六卷,为龙山县之首志,文献价值弥足珍贵。
初、续两编虽为影印出版,然于每种志书各撰提要一篇,概述志书大略,考订撰者生平,明辨废置沿革,以具“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功效。部分志书偶有缺损,此次影印均多方搜寻,尽量予以配补,以求完璧。
(《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稀见方志初编》(全29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定价18000.00元;《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稀见方志续编》(全26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定价160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