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畴人传》是清代阮元等人所编的一部以人物为纲纪、内容涉及历代天文学家、数学家的学术活动、天算成果和思想的早期数学与天文学史著作,被视为中国最早的数学史与天文学史专著。以后又有罗士琳的《畴人传续编》,诸可宝的《畴人传三编》,黄钟骏的《畴人传四编》以及华世芳的《近代畴人著述记》相继问世,形成一个系列,并影响到《清史稿》的列传分类,使其增加了《二十四史》所没有的《畴人传》。
《畴人传》及其续编自问世以来,一直广受现代中外学者的关注。从20 世纪20 年代起,有许多学者对该书的学术思想进行过专题研究。如传教士赫师慎在著名科学史杂志Isis上发表了一篇《畴人传》的研究论文(P. L. Van Hee, The Ch’ou-Jen Chuan Yüan Yüan,Isis , 1926(8):103-118)。为了反驳赫氏的观点,日本著名数学史家三上义夫写了关于《畴人传》及其续编的长篇研究论文《疇人伝論—併せてVan Hee氏の所説を評す》(《東洋学報》第16卷第2、3号,1927)。该文一些重要论点很快又被三上写成英文,发表在Isis杂志上(Yoshio Mikami, The Ch’ou-Jen Chuan JuanYuan , Isis, 1928(6):123-126),对于纠正西方流行的“中国数学外来说”起了较大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Isis(1982,269,530)又有文章对《畴人传》及其续编进行了专题讨论,该期杂志还将阮元的画像用作封面。
《畴人传》及其续编在坊间有多种版本流布。最早的为清嘉庆刻本,以后还陆续被收入很多丛书中,如《文选楼丛书》本、《观我生室汇稿》本、《皇清经解》本、《测海山房中西算学丛刻初编》本、江南制造局汇刻本。193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王云五主编的万有文库本(8册);1955年商务印书馆重印本(4册);1957年商务印书馆二次印刷本(2册)。1991年中华书局出版9册本。2006年国家图书馆影印出版《中国古代科技行实会纂》(4册),增补了一篇梅学尊撰写的《预备登录四续畴人传》手稿。2009年广陵书社出版点校本(2册)。另有台湾杨家骆主编的《畴人传汇编》。
《畴人传》完成后,陆续有翻刻重印,并随着各个续编的次第增补,且为多种丛书收录,因此版本较多。尽管目前尚见不少清代版本,也有现代合刊影印本,但其中未予句读,且原书中存在避讳、缺漏等,有碍此书的传播。商务印书馆本虽有句读,但其点校方式与今有所差异,且其中仍有少许不妥之处。广陵书社本虽有现代标点,但底本选择有所不足,其点校质量不一,且无注释。
此次中州古籍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畴人传合编校注》由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所长冯立昇教授担纲主编,率领邓亮、张海峰等几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团队历时近两年完成。冯教授是研究数学史、中国历算史的专家,对《畴人传》及其续编内容非常熟悉,主要参加人员或多年从事中国古籍的整理研究工作,或专攻古代科技文献。他们充分利用清华大学图书馆馆藏多种版本的《畴人传》,对《畴人传》及其续编的不同版本,通过对比和分析,选取琅嬛仙馆刊版《畴人传》四十六卷本、《观我生室汇稿》本《畴人传续编》六卷、《南菁书院丛书》本《畴人传三编》七卷、《留有余斋丛书》本《畴人传四编》十一卷本作为校注底本,并以《学海堂丛书》庚申补刊九卷本、《畴人传》五十二卷本、常惺斋本、玑衡堂本,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本、商务排印本与广陵书社点校本等现代影印、排印与点校本作为主要的参校本,写出校勘记,注明依据。对书中涉及的关键性人物、人名、地名、书名和数学、天文、历法等方面科学概念加以注释。最终完成一部《畴人传》及其续编的现代校点、注释本——《畴人传合编校注》,由中州古籍出版社于2012年12月编辑出版。
《畴人传合编校注》的出版具有如下几个重要意义:
第一,冯立昇教授等校注者撰写的5万字《导言》,对《畴人传》及其后各续编的编撰历史、版本流变、相关内容及优点缺点等做了全面的讨论,举例说明校勘方法与注释原则,并对《畴人传》的研究史、影响、学术价值与意义做了研究,体现了研究性、学术性和创新性。
第二,在校勘过程中参考大量古籍文献,纠正了大量传抄错误,发现大量错、漏、衍文字,甚至是编撰《畴人传》时作者的误读、误解和误引,并一一予以修正或说明,给出正确句读与标点。
第三,在全书约20万字的注释中,对原文中涉及的专门术语、专业概念、典章制度、外国人名、生僻词语、避讳文字等做了大量考释与研究,纠正了过去各种版本的错误观点或论述,并尽可能地给出令人信服的说明与注解,有集合以前诸本之优、补足既往诸本之短的意义。
第四,此次校勘、标点、注释与导读,使得《畴人传》这部重要著作能够更容易地被广大读者所理解、接受、参考,不仅给科技史专业人员提供了最好的文献善本,而且也给一般读者特别是文史学者提供了可靠与便利的文本。《畴人传合编校注》虽然出版时间较短,但是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得到同行学者高度认可。例如,被国内许多科技史硕士博士教学、科研单位选作教材;作为优秀现代校点整理本被《中华大典》编委会确定为《中华大典·数学典》的选用本;学术界近期发表的论文已有较多引用,等等。
第五,尽管《畴人传合编校注》出版只有半年多一点时间,却已经有近千册的销售业绩;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评奖中,该书荣获一等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就给我们以启示:古籍类图书并非没有市场,只要抓好选题,选准作者,将图书做成精品、做出特色,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总之,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畴人传合编校注》,底本选择恰当,并综合多种文献予以点校注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关的天文学史、数学史研究成果。此校注本汇集了前人成果之长,又弥补了前人工作之短,这一成果有利于天文学史、数学史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等专业学者使用,同时也可供其他历史类学者或对中国科技文化、中外科技交流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畴人传合编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定价:180.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