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专家评《成都出土历代碑铭券文图录综释》 发布时间:2013-12-18 9:44:03   作者:  

  赵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

  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成都出土历代碑铭券文图录综释》(共3册)一书,是成都博物院和成都市考古研究所将成都市及附近地区历年出土的历代碑刻、墓志、买地券等铭刻材料汇集并加以考释说明的重要文物资料图集,它同时也是一部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专著。

  近三十年来,收集整理出土文献资料成为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充实了中国传经文化的资料宝库。古代石刻资料由于具有丰富的史料与浩大的数量,而且大多由近现代发掘出土,未曾公示,所以在出土文献出版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各地陆续出版的各类石刻图录、汇编等已达近百种。但是由于体例未曾统一,出版条件与研究水平参差不齐,所收录的范围大小不等,这些石刻书籍的学术价值与作用并不能等量齐观。因此,即使是为了起到示范作用,使今后的石刻资料整理工作越做越好,也应该将一些学术质量、出版质量均属上乘的著作介绍出来,作为标杆。新出版的《成都出土历代碑铭券文图录综释》一书就属于这类整理考释工作较好的著作。

  成都地区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工作中,清理了大量汉代至明清时期的墓葬,其中出土了数百件墓志、地券等墓中铭刻资料,还有一些新发现的汉代以来的重要碑刻。这些资料对于了解这一地区的历史状况与有关考古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全面了解中国古代的石刻发展情况也具有可贵的研究意义。特别是其中有关历代镇墓方术与道教影响的反映,在古代宗教历史研究中不可或缺。成都市考古研究所的刘雨茂、荣远大等同志对这些材料做了精心的拣选与考释,录文精确,体例完备,并充分利用了铭文中的史料,有助于成都地方历史乃至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他们还制作了清晰可观的图片,经文物出版社精心出版,印制与装帧水平较高。使这本书成为既达到优秀学术著作水平、又具备精美出版质量的好书。

  王仁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考古经常发现一些文献资料,这些宝贵的史料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历史研究要以传世文献资料为基础,同时要充分重视另一重要基础即文物考古所获文献资料。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博物馆编著的《成都出土历代碑铭券文图录综释》,是一部地区性砖石铭刻资料的集成之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该书规划庞大,文字篇幅近百万字,汇编了成都地区历代墓葬出土的墓门石刻、塔铭、墓志、镇墓券、物账等多种类型的砖石铭刻723件,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首次公布的新资料。刻书著录的铭刻资料以五代、宋元、明清的买地券和镇墓真文券等镇墓券类型的铭刻资料数量最多,其中不少镇墓券背面刻有道教符簶,是道符研究的难得的实物材料。展读其书,不难发现,编著者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对每件铭刻资料拓片、释文并作有简释。同时,编著者利用其身为文博考古工作人员的便利条件,对每件铭刻资料皆详细介绍其质地、大小和出土时地情况,对科学发掘出土的铭刻资料还附以墓葬平面图,使读者可以了解铭刻资料与其他随葬品之间的组合关系和背景。更为难得的是,编著者还对所著录铭刻资料中出现的地名、人名加以整理和统计,编写了地名索引和人名索引,颇便于读者检索和使用本书中的相关材料。

  这一批资料的刊布,对成都区域的考古与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编写、编辑、印装质量也属上乘,是近年来少见的专业著作之一。

  对于出土铭刻资料的释文,若能施加现代标点符号而加以点读,无疑有助于研究者对相关材料的使用。该书所著录的铭刻资料的释文未能加以点读,是其白璧微瑕。相信假以时日,续作修订,该书应可成就一部地区性砖石铭刻资料集成的典范之作。

  (《成都出土历代碑铭券文图录综释》(全3册),文物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定价:1380.00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