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出版 发布时间:2013-11-19 13:54:42   作者:  

  9月2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8周年纪念日前夕,国家图书馆联合上海交通大学整理出版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正式与读者见面,首发出版座谈会于当日上午在国家图书馆隆重举行。

  “东京审判”是二战后世界历史上重大的政治事件,是战后日本和远东国际关系格局的新起点,影响了整个东亚的历史进程,在中日关系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近5万页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全80卷),真实、完整地再现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的庭审全记录,包括法庭成立、立证准备、检方立证、辩方立证、法庭判决等审判全过程。此次完整出版庭审记录在国内尚属首次,为学界和公众提供了最基本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一手文献,对于未来解决中日关系、近现代史遗留问题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011年2月,国家图书馆组织专业人员,着手东京审判文献资料的国内外调研、资料搜集工作。经多方努力,由国外购回近5万页东京审判庭审记录缩微文献。2012年3月,国家图书馆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东京审判研究中心,双方工作人员对近5万页庭审记录逐页审阅,核实了庭审记录的完整性,并筛查出近7000余页的缺页。为补全缺漏,国家图书馆派调研组专赴美国深入挖掘史料,特为出版工作补缺7000余页,为文献的整理出版做了充分准备。

  2012 年10 月24日,国家图书馆与上海交通大学在北京举行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编纂出版启动仪式。经过近一年的不懈努力,《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正式出版问世。

  首发当日,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武寅、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王宗光、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程天权、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以及来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央档案馆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出席了出版座谈会。国内多位近代史、中日关系、抗日战争研究专家以及“东京审判”中国法官梅汝璈、检察组顾问倪征燠的子女等5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周和平介绍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编纂出版情况,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王宗光、东京审判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向隆万、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杨继波分别致辞。

  座谈会之前,《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编纂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周和平、程天权代表编委会向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各捐赠了一套《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希望该书不仅成为重要的档案资料,也使相关研究成果为学界和社会公众所了解和利用,充分发挥这部庭审记录的社会效益,使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座谈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的出版满足了国内学界对东京审判第一手文献资料的迫切需要,提供了消除歧见与争论的有效途径,也是驳斥“东京审判史观”、“远东国际军事法庭非法论”等日本右翼保守势力歪曲和否认侵华史实言论的强有力的武器与佐证,为解决现实争端提供历史依据与法理依据,对于知史鉴今、资政育人和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座谈会现场,国家图书馆还展出了2011年以来通过海外征集到馆的珍贵历史照片近百幅,这些珍贵照片直观再现了东京审判全过程,是历史的真实记载,对于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激励人们投身祖国建设事业将起到积极的鼓舞作用。

  为子孙后代留下关于本民族兴衰荣辱的完整历史记忆,是我们这代人、尤其是国家文献资源建设者应当负起的历史责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的出版,既是整理、保护珍贵历史文献的重要成果,也是一项宏大出版计划的开端,随着文献征集和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国家图书馆将继续出版民国时期珍贵的历史文献,使这些成果化身千百,支持学术研究,提供公众利用,为更好地保存中华民族历史记忆,为国家的文化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全80卷),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定价48000.00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201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