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明代仿冒宋代 乾隆御藏宋版书被认定为仿冒品 发布时间:2013-9-30 10:48:47   作者: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3-09/30/c_117566121.htm 

  新华网沈阳9月30日电(记者李克瑶)清乾隆御藏的《漫塘刘先生文集》在当时被认定是宋代的活字印本,辽宁省图书馆研究员整理现藏古籍时发现其版本和书页颜色与史料记载不符,经古籍专家韩锡铎鉴定,最终被认定为明代的木活字印本,是宋版书的仿冒品。

  《漫塘刘先生文集》原藏清宫,钤有“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乾隆御览之宝”“天禄继鉴”“天禄琳琅”藏书印全套。辽宁省图书馆现藏古籍珍品22卷本《漫塘刘先生文集》原为清宫“天禄琳琅”藏书,1914年,末代皇帝溥仪将此书赏赐给其弟溥杰携带出宫,后复携至长春伪满皇宫。日本投降后此书流落民间不知所终,上世纪70年代初悄然现身省文物店,随即被辽宁省图书馆购入,延续至今。

  清乾隆《天禄琳琅书目后编》误将此明代木活字印本定为宋代刻本。此书现已成为古籍书冒充宋版书最具代表性的例证。

  29日,辽宁省图书馆特藏部主任刘冰给新华社记者解开其中玄机。

  “统观全书,其内容是据正德嘉靖初刻36卷本的《漫塘刘先生文集》删节而成,书中个别篇章有以残充全的现象。全书所避宋讳极严,书页又经染色做旧,粗看颇具宋版书气息,卷前再冠以伪造的宋人赵葵序,像极了真品,不仔细查验,委实难辨真伪。”刘冰说。

  虽然辽宁省图书馆收藏的《漫塘刘先生文集》系明代书贾利用木活字印刷伪造的宋版书,刘冰认为,因为明代木活字版本的书籍数量较少,又曾经被清代的皇家收藏过,该集不是完全不具备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的。

  说到古籍的仿冒,刘冰形容是“实在不易”。古籍文献由于其特殊的传统雕版印刷方式和纸张载体形式,造假相对比较难。

  传统的雕版印刷用的是水墨,墨色偏淡,而且印书用墨不如书法用墨好;再就是真正的古籍是人工刷印的,版上着墨不均匀,所以刷印出来的书墨色也不均匀。从纸张上来说,古代各时期的造纸技术也不一样,染过颜色的纸就更容易辨认了。古书因年久发黄,一般是边沿部分颜色深,内里颜色浅,并不是均匀的发黄发暗。做旧的染色纸,是里外都发黄发暗,所以相对容易鉴定。

  对收藏者来说,即使买到“翻刻”“后印本”,其价值仍然比一张仿品假画或古瓷器高得多,因为比起初刻、初印本,他们之间主要是年代早晚的差别,有模仿得精细的,仍有一定价值。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