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 发布时间:2013-7-3 15:26:15   作者:  

http://news.gmw.cn/newspaper/2013-07/03/content_1705259.htm 

  现藏于齐齐哈尔市图书馆的《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为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书林王宗玉刻本。王宗玉家有 “善敬堂”书坊,世代刻书,从正统至万历年间刻印了大量的书籍,是当时颇有影响的刻书大家,被喻之以“书林”。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纸墨清朗,字体秀劲,可称为精椠佳刻。该书传世稀少,流传于今者,国内仅存5部,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版本价值。根据文化部颁发的《古籍定级标准》,该书属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至隆庆六年(1572年)刻印、抄写的书本”,故定为二级古籍,被文化部和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评定为国家珍贵古籍,收入珍贵古籍名录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为唐韩愈撰、李汉编,宋朱熹考译、王伯大音释。该书四十卷,外集十卷,集传一卷,遗文一卷,遗诗一卷,线装16册。半叶十三行, 行二十三字,小字双行同,黑口,双鱼尾,四周双边,金镶玉装。该书版框高20厘米,宽12.5厘米,开本高25.8厘米,宽15.7厘米。钤有“郑氏”、“东谷”诸印记。蓝色书衣,书衣上钤有“万福麟印” 朱方印。卷前有“王伯大序”,其后为“晦庵先生朱文公韩文考异序”,再后为“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凡例”及“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目录”。卷端有“晦庵朱先生考异”,“留耕王先生音释”。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是万福麟(1880年——1951年)捐献给图书馆的。万福麟,吉林农安人,字寿山,1929年2月(民国十八年)任东北边防军副司令兼黑龙江省政府主席。《盛京时报》1931年7月9日(民国二十年五月二十四日)报道了万福麟捐书和黑龙江图书馆落成的情况:“黑龙江省政府万主席,为促进本省文化,故特筹备省立图书馆于龙沙公园,上年十月落成。万氏捐助大批图书及百纳本二十四史,价值二三千元。兹闻万氏复由北平方面,购得最名贵之书籍百十余种。谕令秘书处丞送教育厅承领,转发,捐助该馆。内中如韩文考异、古今注、释常谈等书,非元明精版,即私家抄本皆属不易菟求之物。教育厅收到上项书籍,并已转发该馆陈列。闻万氏先后所捐之书籍,共一千九百余种之多云”。报道中提及的“韩文考异”就是收藏于齐齐哈尔市图书馆的《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

  贺力 本报记者 董凝/文 李勇/摄

  链接: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著名文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韩愈为贞元进士,元和国子博士,进中书舍人,改庶子,迁刑部侍郎,后贬为湖州剌史。韩愈积极倡导古文运动,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文学史上有“杜诗韩文”之说。

  朱熹(1130年——1200年),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符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曾任秘阁修撰等职。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影响。朱熹去世后,嘉定二年(1209年),诏谥文公。

  李汉,字南纪,道玄后裔,少事韩愈,通古学,第进士,累迁左拾遗,文宗时擢史馆修撰。李汉是韩愈的女婿和门人,韩愈去世后,李汉为韩愈“收拾遗文”,编撰成书。

  王伯大,字幼学,号留耕,福州长溪人,嘉定七年(1214年)进士,有官职。

  纸墨清朗 字体秀劲

  蓝色书衣上有“万福麟印”朱方印

  卷端有“晦庵朱先生考异”

  以上内容来自:鹤城晚报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