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晚清状元赵以炯题签《望眉草堂全集》 发布时间:2013-6-26 12:12:36   作者:  

http://culture.gog.com.cn/system/2013/06/26/012410583.shtml 

  《望眉草堂全集》,系晚清“黔南六家”之一的贵阳著名良吏、诗人颜嗣徽蜚声岭南的重要著作。晚清贵阳状元赵以炯,曾为《望眉草堂全集》题签,为今天的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物。

  晚清诗人颜嗣徽

  已故贵州著名学者李独清教授在其《洁园剩稿选》中有《读黔人诗绝句五十首》,其中一首赞赏了“黔南六家”之一的贵阳诗人颜嗣徽。诗曰:“黔南旧见六家选,即事名篇是正声。重读《西园》伤乱句,废池乔木厌言无。”民国时黔省著名学者聂树楷作《读黔人诗集绝句》,谓嗣徽诗名远播“五管”,蜚声岭南,因其曾宦游两广近三十年故言。聂诗曰:“曾播诗名五管中,形骸散漫晋人风。一篇感旧《西园》曲,哀艳差堪比骏公。”

  颜嗣徽(1835-1902),字义宣,别号望眉,贵筑(今贵阳市)人。祖籍山东,系孔门高足颜渊之后,是颜氏七十七代孙,原家藏谱系皆有明叙,惟其谱于“文革”中被焚毁。清同治九年(1870)乡试夺魁中举,旋即北上会试不第,以举人分发广西,历任迁江、雒容、凌云、阳朔等地知县,擢归顺进隶州知州,在任职期间,忧国臧民,壮心不巳,身心交瘁,竟逝于任上。其政绩卓异,粤西之人有口皆碑,享有“循吏”、“良吏”之誉。

  状元题签《望眉草堂全集》

  颜嗣徽仕粤后,陆续将其诗文等撰述,自行编纂成集,并于光绪十九年(1893)由贵阳著名私坊文蔚堂刻版刊行,是为黔版《望眉草堂全集》。全书仅刻八册,计诗八卷共五册,文三卷共三册,书版未留存。

  全书均系薄白皮纸印制,封面有黄表纸帖笺,笺上书铁线小篆书名“望眉草堂全集”。扉页为贵阳状元赵以炯以标准馆阁体正楷题笺:“望眉草堂全集”。内有作者戴笠画像以及执友唐开虞和钱衡(莘民)撰述之《序》。八卷诗歌均按年代顺序编辑。编至光绪壬辰(1892)止,次年付梓刊行。据嗣徽长孙颜绍璟言,此皆因其后校对乏人,故仅刻到此为止。

  其文三卷,总计约百余篇,近六万言,其中史论和记最具特色。论史,言切理透,鉴古以教今;所作记,更是情文并茂,感人至深。

  黔版刊行后,当时黔中所收藏较多,文人学士读之甚火。后几经动荡,尤其是“文革”劫难,其所剩已是无几。1958年中央文学院收集整理文学作品的古籍,印有草案四本,交各省文史馆参考。黔省计得丁宝桢、谭钧培、陈筱石、陈崧山,郑子尹、莫友芝和颜嗣徽.....等十一人,均是黔中高手大家。黔版《望眉草堂全集》很明显早已传入京师,或已被大图书馆所藏。绍璟公认为,是书当时曾赠陈崧山,可能是陈氏子孙后人在将崧山老的藏书捐献给国家时,也随之将《望眉草堂全集》一并捐赠。另据笔者这些年的察访,得知黔版《望眉草堂全集》仅省图书馆和省博物馆各珍藏一部,其他私家是否还有收藏,已无法知晓。现笔者撰文所据之书,亦系绍璟公亲自保留完好的黔版一部。

  “粤版”《望眉草堂全集》

  《望眉草堂全集》另有“粤版”刊行。唯其较黔版晚刻,且将黔版之不足部分作了补充。据绍璟公言,该版《全集》计十四本,附有年谱、诗余、联语各一卷。此与(民国)《贵州通志·人物志五》记颜嗣徽传中所叙之著述“望眉草堂诗集”十二卷,文集五卷,自编年谱一卷,诗余、联语各一卷,乔梓联吟一卷行世”基本吻合。其内容远比黔版丰富,然印数无多,传世甚微。据绍璟公言,粤版之书,其象三、荆州两房所赠,多已散失无存,而黔中亲友,几无寄赠。唯绍璟跟随嗣徽居粤多年,故得收藏一部。新中国成立后,绍璟年事已高,特将此部交与三子保管,专嘱要子孙世守。然“文革”之浩劫,早将其付之一炬而化为灰烬,这无疑是我黔中文化遗产和文献资料的一大损失。

  《望眉草堂全集》诗歌赏析

  颜嗣徽的《望眉草堂全集》,尤以诗歌创作的成就最为突出,生前已受时辈所推崇。诸如“读破人间万卷书,胸罗星宿不空疏”;古诗逼肖欧苏体,家学堪追迈迨俦”;“锦囊佳句追长吉,华胃多才迈季方”.....如是赞词,不胜枚举。

  颜嗣徽宦游粤西有年,为政清廉,尤其关心民间疾苦。故其诗作除与友人谈古论今的唱和以及歌吟各地山川名胜人文佳景的吟唱之外,其余主要内容多为揭露时弊、抨击黑暗之上品,对民众寄以深厚的同情。如《登贵山绝顶望南北诸峰》一首:北登贵山顶、云表插碧峰。千仞势一落,蜿蜒走长虹。左涌栖霞岭,右拓相宝宫。元气接混茫,烟霭春蒙蒙....”全诗至此已把贵山之雄奇、环抱贵阳群峰之峻秀,尽书之于笔端,堪称黔中吟咏贵山之绝唱。1960年周恩来来筑时,有关人士便以此诗向总理介绍贵阳为“贵山之阳”中的贵山。由此亦可见此诗的艺术魅力之一斑。

  《望眉草堂全集》中的长诗《西园》,更是学人皆称道,世人所传颂。该诗全面描述了两淮盐运使贵州广顺人但明伦与其子但钟良,在家乡广顺修建豪华的园林池馆被太平军石达开属下曾广依部付之一炬之事。全诗整整一百句,计七百言。其结构严谨完整,一气呵成,语言清丽隽永,既婉转含蓄,又沉着痛快,艺术风格酷似明清之际的著名诗人吴梅村。正如陈崧山所说:“集中但氏《西园》一篇幅凄婉绵丽,颇近梅村。”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