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清代秘籍《太谷经》在南京发现 发布时间:2013-5-30 11:08:49   作者:刘亦实  

http://njrb.njdaily.cn/njrb/html/2013-05/30/content_67076.htm 

  太谷学派的著作,传世的少之又少。南京古旧书店古籍部(砚耕斋)于1995年秋无意中发现了周太谷先生所著《太谷经》抄本共六册,引起不少文史哲界学者、专家的关注。


  周太谷,因创立太谷学派而名扬江南。他是安徽贵池人,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生,身世不详,是一位迄今还笼罩着不少神秘色彩的思想家、著作家。他年轻时就浪迹江湖,喜交游,爱作标新立异之举,有强烈的正义感。曾在江苏山阳(今淮安)、泰州等地任学正(清代一种地方学官名称)。他中年时代主持泰州的尊岳书院,收了不少门生,宣扬其经世学说。


  太谷学派自周太谷在清道光年间创立,门徒多时达万余人,主旨是济世护民,重知行合一,不尚空谈,不拘泥于孔孟之道、儒家学说的僵硬框框,提倡“仁者贵有独见”。在沉闷腐朽的封建时代,太谷学派的思想无疑有进步性,也许,正因其进步性,才不为统治阶级所容,受到排斥。如今尚没有发现什么可靠的史料证明周太谷与他同时代的进步人物林则徐、魏源等有何交流与往来,这还有待探研。


  不过,以《老残游记》一书而著名的刘鹗,倒是当年太谷学派的重要人物。他在自己的诗文中公开标榜尊奉周太谷为师祖。这么做是要有勇气有胆识的。刘鹗,字铁云,出生在南京。他的一生实践似乎正体现出太谷学派的追求目标。他当过山东巡抚张曜的幕友,曾参与过治理黄河河道的工程,出过大力。他还曾研究中草药,悬壶行医,救死扶伤……最引人注目的事迹,是他在八国联军侵占京津地区后,不顾世人谤议,挺身而出,以筹募得的一笔银两向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交涉,洽购太仓之粮米万余担,以赈助京城内万千饥寒交迫的难民,拯救了许多人命。为此,他遭到官府的迫害,“革职永不叙用”。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刘鹗的见识远高于当时许多显贵高官。


  虽然周太谷身前就名扬江南,崇拜他的人很多,但他的学派著作不多,且都是以抄本形式在师生间传阅,秘不示人。这与同一时期名盛一时的阳湖文派等学派是不同的,也给现代人的研究工作带来不少困难。


  在南京发现的《太谷经》抄本系用毛笔楷书抄于毛边纸上,字迹工整、遒劲,装帧朴素,破残甚少,书分礼、乐、射、御、书、数六册,半页九行,每行20字,首页有贵池刘填冶先生的序。它的发现,为研究太谷学派以至进一步揭开太谷学派的“庐山真面目”,又提供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史料。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