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http://news.gmw.cn/newspaper/2013-05/29/content_1457538.htm
今藏于齐齐哈尔市图书馆的,在《四库全书总目》、《贩书偶记》、《中国善本书提要》等均未著录,仅见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号1710)著录,齐齐哈尔市图书馆一家收藏。根据文化部颁发的《古籍定级标准》,定为二级古籍。2009年,收入《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明刻本《周礼明解》
细观《周礼明解》其书,行格疏朗,字迹清晰,纸墨古香,草茎显现,具有明显的明代刻书风格。据悉,明代刻书流传至今的已日渐稀少,该书又未见有其它版本,可见弥足珍贵,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文物价值和版本价值。
《周礼明解》十二卷,明何乔新撰,明刻本,五册。半叶十行,行二十五字,双行小字二十五字。开本高24厘米,宽14.3厘米;框高19厘米,宽12.8厘米。四周单边,白口、白双鱼尾。内有数叶补配,为白口、双黑鱼尾,黑口、双鱼尾和白口、黑白双鱼尾。竹纸,线装,内有双叶衬纸。有佚名朱笔批校。
何乔新(1427—1502),明何文渊三子。江西广昌人,字廷秀。景泰甲戌进士,累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既而刑部尚书杜铭罢,遂代铭。忌者復摭他事中之。遂致仕,卒谥文肃。他的主要著作有《史臆见》、《周礼集注》、《策府群玉续编》、《勋贤琬琰集》、《椒丘集》。
《周礼》亦称《周官》或《周官经》,儒家经典之一。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减排比而成的汇编。古文经学家认为周公所作,今文经学家认为出于战国,也有人指为西汉末年刘歆所伪造,近人曾从周秦铜器铭文所载官制,参证该书中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学术思想,定为战国时代的作品。
西汉景帝、武帝之际,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征得一批古书,其中一部名为《周官》。原书当有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等六篇,冬官篇已亡,汉儒取性质与之相似的《考工记》补其缺。王莽时,因刘歆奏请,《周官》被列入学官,并更名为《周礼》。东汉末,经学大师郑玄为《周礼》作了出色的注。由于郑玄的崇高学术声望,《周礼》一跃而居《三礼》之首,成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
《周礼》所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堪称为上古文化史之宝库。
《周礼》一书,自东汉郑玄为其作注,其后有汉郑玄注、唐贾公颜疏、唐陆德明释文《周礼注疏》;宋朱申撰《周礼句解》;元陈友仁辑《周礼集说》;元吴澄撰《周礼考注》;明何乔新撰《周礼集注》等。名虽不同,同归于一意,然而去古既远,书多错简,俾后世之观是书,纷纷其未定也。《周礼明解》一书,恪遵古训,补其缺略,汇众说而折其衷,谓之“明解”。
是书,内有《天官冢宰》上、下两卷,《地官司徒》上、下两卷,《春官宗伯》上、下两卷、《夏官司马》上、下两卷,《秋官司寇》上、下两卷,《冬官考工记》上、下两卷,计十二卷。
李淑清 本报记者 董 凝 文
于 勇 摄
右下可见红色印章。
半叶十行,行二十五字。
书内可见佚名朱笔批校。
以上内容来自:鹤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