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http://pcab.nlc.gov.cn/xwdt/viewNews.action@id=29035.html
3月27日上午,浙江省古籍保护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会议由省文化厅副厅长陈瑶主持,副省长郑继伟、文化厅厅长金兴盛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省政府副秘书长李云林首先向大会宣读了浙江省入选第一、二、三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名单,随后举行了简短的对上述单位授牌和证书仪式。
郑继伟副省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浙江省近年来古籍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要求省古籍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做好协调、规划工作,各级政府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各级财政对本地区的古籍保护工作要予以支持,形成合力。二要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完善各项制度。省古籍保护中心、专家委员会等工作机构要承担相应的职责,发挥应有的作用;各级藏书单位积极开展业务,以讲座、展览等形式宣传古籍保护知识,促进文献的利用。三要做好与即将开展的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结合,使两项工作相辅相成。
金兴盛厅长具体介绍了浙江省古籍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面临的机遇以及下一阶段的工作要求。总结近年来的工作,成绩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保障机制已经健全,全省古籍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订方案、协调工作、省古籍保护中心指导全省的业务工作,专家委员会提供咨询,省财政提供一定的经费保障。第二,普查工作初见成效,2007至2008年的古籍普查试点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湖州市图书馆等部分单位的工作成效突出,全省古籍普查数据库初具规模,质量和数量都居全国前列。第三,通过申报“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评选“浙江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保护达标单位”,以评促建,大大改善了全省主要藏书单位的古籍保存条件。第四,通过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评选《浙江省珍贵古籍名录》,建立珍贵古籍分级保护机制,全省一、二级珍贵古籍的精华大部分已纳入保护体系;依托浙江图书馆和天一阁博物馆两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开始逐步建立全省修复网络。第五,保护人才队伍建设初具规模,除了选送各单位业务人员参加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培训,省中心也举办各类培训,涉及修复、编目、鉴定、管理、普查等内容,培训工作注重实践操作;同时,部分单位引进高素质人才,或选送本单位人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提高保护工作水平。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应注意现存的困难和问题,如部分单位的古籍保护条件还是不容乐观,修复力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古籍的数字化工作还不理想。
金厅长指出,当前古籍保护工作面临着良好的机遇。浙江省古籍保护有着优良的先天条件,历代刻书繁盛,藏书氛围浓厚;文化建设得到很大的重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十八大等都对文化建设提出具体的要求,“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特别提出要开展“中华古籍保护计划”重大项目,浙江省更提出要从文化大省建设向文化强省建设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增大,带来新建馆舍的增加,为古籍保存环境的改善提供便利。
讲话最后,金厅长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一是要按照《浙江省“古籍保护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建立古籍保护联络员单位制度;二是要充实人员,切实推进普查工作的开展;三是要建立经费补助机制,除了落实省财政补助经费的使用,各地财政也要建立相应的补助机制;四是继续积极申报“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开展“浙江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保护达标单位”和《浙江省珍贵古籍名录》的评选;五是开展省级古籍修复中心的评选,同时对已经参加过国家中心、省中心举办的修复培训的单位进行抽查,确保相关工作的开展;六是要进一步促进珍贵古籍的数字化工作,推动古籍的开发利用,加强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
出席会议的还有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民宗委、省财政厅、省人力社保厅、省卫生厅、省新闻出版局、省档案局、省文物局等省古籍保护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负责人和联络员;全省各市、县(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杭州园文局、绍兴文物管理局、金华文物局、入选第一、二、三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单位负责人、各市图书馆馆长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