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http://pcab.nlc.gov.cn/xwdt/viewNews.action@id=29032.html
2013年之初,随着古籍普查工作的日渐深入,福建省图书馆庋藏的珍贵古籍接连被“发掘”出来。与此同时,福建省图书馆还如愿以偿地采集到了一部宋版“崇宁藏”经卷,为福建省古籍普查登记暨收藏工作谱写了新的历史华章。
一、珍贵拓本的发现
福建省图书馆古籍普查遵循“目验原书、逐册清点”的原则,按照既定方针,有条不紊地继续推进,在顺利完成善本书库和地方文献书库的普查登记工作之后,随即转向了普通古籍书库的清理和普查登记。
福建省图书馆特藏部许建平副主任始终关注着馆藏古籍的普查工作进展动态,新年伊始就向普查小组下达了整理碑拓藏本的工作指令。2013年1月23日及25日,《兰亭序》和《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拓本相继由许建平亲手发掘了出来,并及时予以登记著录。
《兰亭序》是一部清人荟集的拓本,主要为(晋)王羲之书《兰亭序》、(晋)王献之书《洛神赋》的拓片剪裱本,册装,合订一册。此本首叶是一幅《晋王羲之像》墨拓,但见线刻细润,摩勒出王羲之的潇洒俊逸之态;而在首题“晋王羲之像”下方摹刻有一方印章,印文为“贾似道印”。
兰亭序—首题
洛神赋十三行—首题
贾似道(1213—1275)字师宪,号悦生、秋壑,浙江天台平桥镇屯桥王里溪村人。南宋末年三朝宰相,度宗立,以平章军国重事,封魏国公。贾似道酷爱收藏书画,凭借其特殊身份,仅《兰亭序》精品收藏多达8000余匣。《悦生所藏书画别录》云:“贾似道留心书画,家藏名迹,多至千卷。其宣和、绍兴秘府故物,往往请乞得之。”宋理宗皇帝曾将内府所藏的117刻《兰亭》赐予了贾似道。贾似道不但自己收藏,还喜欢翻刻各种著名碑帖。他翻刻的《兰亭序》最逼真,通常所说的玉枕《兰亭》即专指贾似道以灵璧石所刻者,是现存最好的刻本。
《洛神赋十三行》简称《洛神赋》,内容为三国时期魏国曹植的名篇《洛神赋》,东晋王献之所书。《洛神赋》原来的墨迹写在麻笺上,是王献之小楷书法的代表作,流传到唐宋时就已经残损并亡佚了。南宋贾似道先得九行,后又续得四行,共计有十三行,乃刻于“于阗碧玉”上,故又称“玉版十三行”,后石佚;至明万历年间,在杭州葛岭半闲堂旧址复得,归陆梦鹤、翁嵩年,清康熙间入内府。
福建省图书馆所藏《洛神赋十三行》后有清人李铎的题记,并有李铎过录杨宾、翁嵩年的题跋,可知此拓即为“玉版十三行”。同时,此本还钤盖有“李铎之印”、“侯官吴叔章藏”等印章,弥足珍贵。
《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久负盛名,为(唐)岑勋撰,(唐)颜真卿书,字体为楷书,整齐匀稳,法度严谨,秀丽多姿,是唐代书法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原碑系唐天宝十一年(752)刻立,是中国唐代重要碑刻。福建馆藏本为清初墨拓,折装,一册。
多宝塔碑—首题 缪荃孙观款
此拓本后有清代著名学者丁艮善(原名丁扬善)的题跋,经清代杰出的金石学家、大书法家许瀚校阅并题记,册页上钤有丁扬善之“丁少山”、“丁扬善印”“艮善印信”和许瀚的“瀚”、“印林”等印章,难能可贵的是此本还有著名学者缪荃孙于清光绪辛卯(1891)六月题留的观款,洵为可宝。
此二部拓本先后被发掘整理出来,无疑在为福建省图书馆的古籍典藏增辉添色,成为该馆馆藏古籍普查中最为耀眼的重要发现。
二、《崇宁藏》的入藏
2013年3月8日,这一天也将会铭记在了福建省图书馆的历史上——北宋元祐五年(1090)刻隆兴元年(1163)印本《大威德陀罗尼经》卷四顺利入藏,完善了福建省图书馆馆藏古籍善本的收藏结构,同时也相应地提振了馆藏古籍的典藏水平。
《崇宁藏》是宋代福州东禅寺等觉院主持慧空大师、冲真和尚等人发起募捐刻印的一部大藏经。它开雕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刊雕地点在福州易俗里的白马山上,历经二十余年的刻印,至徽宗崇宁二年(1103)冬竣工。因该寺院向朝廷敬进大藏经,被赐加号“崇宁万寿寺”,故该藏又称“崇宁万寿大藏”。该藏共雕刻有佛经6434卷,580函(一作585函),后又增刻143卷,到达6870卷。由于历代兵燹、天灾等原因,流传至今已近千年的北宋刻本《崇宁藏》已没有完整本了,现流传在世的《崇宁藏》零本皆已成为海内外孤帙,极其珍贵。
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福建省图书馆先后邀请了我国著名古籍版本学家、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李致忠先生,国家图书馆张志清副馆长、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陈红彦馆长和林世田副馆长、国家图书馆善本部专家李际宁、赵前,以及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专家罗琳和中国著名古籍收藏家韦力先生等一行,对该册《大威德陀罗尼经》进行了鉴定,确认该经卷为北宋元祐刻隆兴元年印本。
福建省图书馆此次采集入藏的《崇宁藏》零帙《大威德陀罗尼经》卷四,折装,一册,每版五叶半,半叶六行,行十七字;卷端有“靡”字号;卷首、尾均钤有“鼓山大藏”朱文长方印,崇宁藏经卷的特征明显。卷首还有追荐文一篇,在一干存本中亦属少见。此卷未见虫蛀痕迹,品相较好。
该藏经的顺利入藏,标志着福建省图书馆善本古籍的典藏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也为福建省省古籍保护事业谱写了新的华章。
福建省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