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资料翔实 有益后学——《黄仲则资料汇编》出版 发布时间:2013-1-8 9:44:29 作者:孙 超 





(来源:古籍新书报2012年12月)







“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龚自珍《常州高才篇送丁若士履恒》)清代常州文化发达,涌现出众多享誉全国的诗人、学者。乾隆年间,洪亮吉、黄景仁、赵怀玉、孙星衍、杨伦、吕星垣、徐书受等七人年齿相若,各骋才华,唱和里中,有“毗陵七子”之称。
“毗陵七子” 中的黄仲则(1749 —1783),名景仁,号鹿菲子,是北宋大诗人黄庭坚之弟黄叔达的后裔。他以独树一帜的“诗人之诗”,“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包世臣《齐民四术》)。所著《两当轩集》,虽然只是他个人生活的反映,却道出了无数沉沦寒士的心声,从深层传达出“盛世”哀音,震撼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检索今天的互联网便可看到,黄仲则无疑是当今众多传统诗歌爱好者(尤其是年轻人)所喜爱的古代诗人之一。
黄葆树、陈弼、章谷编纂的《黄仲则研究资料》,1986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以民国以来的评论、追和文字为主,成为二十多年来黄仲则研究的基本资料,启迪了众多学子。有感于该书所收民国以前资料略少,且有脱漏及未注出处者,许隽超、康锐多年前即着手拾遗补阙,呈现在读者面前的《黄仲则资料汇编》一书,便是两人数载辛勤搜录的成果。
《黄仲则资料汇编》全书25万字,依中华书局“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体例,繁体竖排,依作者立目,次以时代先后,大致以民国前为限。举凡酬唱、题赠、伤悼、序跋、追和、感怀之什均予辑录,家谱、方志、政书内相关材料附后,其中不乏稀见史料。在多位常州学者的襄助下,黄仲则研究的这一最新成果终于面世,将推动清诗及常州文化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
(《黄仲则资料汇编》,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出版,定价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