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中山图书馆30万册古籍回家 发布时间:2012-12-7 14:06:28 作者:记者李晓瑛 实习生罗昕 





(来源:南方都市报)







http://collection.sina.com.cn/gjsb/20121207/121895297.shtml
一别5年,中山图书馆逾30万册古籍、40万册地方文献,已悉数“回家”。中图将于本月18日迎来百年馆庆,近日,馆内最具“价值”也最“神秘”的部门——— 特藏部,重新对外开放。读者凭图书馆的一卡通办理相关手续,便可翻阅弥足珍贵的国宝古籍。
来自13世纪的古印本《金刚经》、保存了逾千年的善本《唐人写经》、元至大年间的《重修宣和博古图》……中山图书馆拥有的古籍善本,数量之多、品种之珍稀,在华南地区首屈一指。
应采访要求,南都记者“破例”通过重重防卫,走进了图书馆“核心”地带———善本书库。上万册清代乾隆六十年以前的古书,被安放在一排排的樟木书柜中。“樟木气味可以预防虫蛀,更好地保护古书”。善本库中最珍贵的,要数13世纪北方晋南地区的古印本《金刚经》。
特藏部副古籍研究员谢晖介绍,4年前,中山图书馆为了收藏这部目前海内外公藏中的孤本《金刚经》,不惜斥资160万元。工作人员戴着白手套,把800年前的《金刚经》捧出来,轻轻展开泛黄的麻纸,书中的娟秀墨迹清晰可见。“每次接触这些古书,手都在发抖,仿佛捧着沉甸甸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