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http://bjyouth.ynet.com/3.1/1209/08/7440844.html
文史领域百位专家历时20年点校《二十四史》
被一些人看成“无主的肥肉”成盗版重灾区———
本报讯 在各类新整理古籍作品中,经典古籍是数字盗版的重灾区。点校本“二十四史”、《论语》、《孟子》、《庄子》、《全唐诗》、《楚辞》等经典图书销量最大,盗版问题也最为严重。
记者昨日获悉,中华书局诉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侵害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著作权一案在北京海淀法院宣判,中华书局一审胜诉。法院要求被告停止生产销售并赔偿经济损失两万元。中华书局法律顾问任海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案例表明了“古籍整理”作品是具有“独创性”的演绎作品,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但是赔偿数额偏低,不足以震慑违法行为。
法院在判决书中称:“点校工作凝聚了古籍整理人员高度的创造性劳动,并非简单的技巧性劳动。”“如果不给予著作权保护,将对我国古文点校行业造成负面影响,严重影响古文点校行业的积极性,有可能对古籍作品的传播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有悖于《著作权法》第十二条的立法目的。”
任海涛认为,法院判决在基本事实认定上很客观,首先肯定了古籍整理工作的“独创性”,并且仔细比对了两个版本,认定其存在“极高度相似”。并通过法庭质证,否定了被告抗辩理由。但是在赔偿方面,他很遗憾:“赢了官司,赔了钱。这样的惩罚,根本无法震慑违法行为。”据透露,这个案件包括取证律师等直接维权成本就超过3万元,最后判罚2万元,连成本都不够。
古籍整理工作具有艰巨、复杂、长期性的特点,是一项严肃的学术工作。确定体例,诸本对勘,考证史事,补遗正讹尤为困难。一部高质量古籍整理作品的问世,整理者往往会付出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它通常由文史界最为资深的专家学者皓首穷经完成。以点校本“二十四史”的整理工作为例,从1958年开始到1978年完成,历时20年,会集了包括顾颉刚、陈垣、王仲荦、郑天挺、吴则虞、白寿彝、罗尔纲、唐长孺、聂崇岐、刘节、柴德赓、刘乃和、罗继祖、邓广铭、冯家昇、傅乐焕、翁独健等人在内的全国百余位文史专家。“这一串人名,几乎代表了整个当代文史学界。”中华书局副总编辑顾青笑言,现在各大高校搞文史哲的教授,可以说都是他们的“徒子徒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