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书香扬州”古籍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2-9-3 15:00:31   作者:殷 珍  

http://yz.wenming.cn/wmbb/201209/t20120902_339212.html

  昨天上午,由广陵古籍刻印社和扬州市古籍书店联合主办的“书香扬州”古籍沙龙,在古籍书店广陵古籍精品馆如期举行,扬州雕版印刷古籍专家、编辑潘復太为市民讲述了古籍版本知识以及古籍收藏价值。

  “扬州藏有不少业界视为珍贵文物的古版。”有着30多年雕版印刷工作经验的潘復太介绍说,有关部门曾经在江苏省范围内收集了30万页书、10多万版片,均存放在扬州,多以苏州图书馆、南京市博物馆以及扬州原有书店、私家内所保留的书为主,内容包括《暖红室汇刻传奇》、《古逸丛书》版片、饮虹簃所刻曲版等,尤为珍贵,目前所售的词曲单行本仍有部分从这些古书中节选而来。这些版片的特点在于大部分作品由作者自行校对,错误鲜少,且雕刻工均是当时省内乃至国内知名刻工,作品字体清朗爽目。

  现场,听众们仔细聆听潘復太回忆的各种雕版故事,感受颇深。潘復太介绍道,扬州本土至今仍保留着不少珍贵古版,例如,小盘谷周馥之子周学海出资雕刻的《周氏医学丛书》,以及个园黄奭所著的《汉学堂丛书》,全书共100多册,还有扬州陈恒和自刻的《扬州丛刻》等,这些古版在全国雕版界、学术界均具有较高名气。

  所谓版本,“版”指的是雕版,“本”则是指私家藏书、稿本,利用原有收藏的古版片印刷的古籍价值较高。“古籍收藏须谨慎,鉴别其收藏价值需从选题、纸张年代、雕刻装帧技术等方面入手。”潘復太表示,仅从收藏章、印泥等很难判定,因为这些都能通过科学技术仿造。近年来,随着人们的文化收藏意识不断提升,古籍收藏日渐火爆。

  “古时有‘纸寿千年’之说,古籍的收藏方式也较考究,一般收藏几百年不成问题。”潘復太说,古籍与其他收藏不同,其保存的完好程度与各地区气候有关,扬州气温干湿适中,用普通的函包装置于书架上,每年夏天阳光下晾晒即可,长期装在箱子里的古籍,需放一些樟脑丸,防止生虫,湿热的南方则需要包裹密封。

(来源:扬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