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http://roll.sohu.com/20120807/n350046817.shtml
昨天,从北京归来的扬州报业传媒集团及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负责人带来一个好消息:扬州雕版印刷将与北京汉仪科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将扬州雕版印刷写样的独特字体全部录入数字化字库,永久性保存。
汉字拆散“组装”,两年录完《全唐诗》
写样,是雕版印刷中最为重要的环节,目前写样人才逐年递减,一些特殊字体也亟待保护。“纸质不易保存,只有数字化录入才是最有效的办法。”刻印社负责人介绍。
经过考察,广陵古籍刻印社选中了中国最早专门从事汉字技术研究的汉仪公司,“选择书目是关键,既要体现雕版印刷的韵味和扬州文化,又要在全国具有代表性。”刻印社负责人介绍,清朝康熙年间在扬州官刻的《全唐诗》成为最佳之选。
康熙版《全唐诗》,是清代康熙帝南巡时御定,由江宁织造曹寅在扬州天宁寺设局主持刊刻,在中国文学史和雕版印刷史上都享有极高地位。此次,数字化录入的《全唐诗》就是以康熙版《全唐诗》为依据,以清朝康熙扬州诗局原本为底本,采用现代先进的字库制作技术,
力求再现“康版”神韵。
“《全唐诗》涵盖6000个常用汉字,技术人员将笔画拆分。测算出最佳汉字比例,再将笔画"组装"成一个新字。”据介绍,扬州的写样大师还会根据字体,补全一些生僻字,整个录入工程将耗时两年。字库建立后,广陵古籍刻印社将用该字体编刻出版《历代名人咏扬州》,体现最原汁原味的扬州文化。
据介绍,《全唐诗》字库完成后,还会有更多字体等待建立新的字库,保证扬州雕版印刷的可持续性发展。然而,字库的建立是否会对传统写样大师造成冲击?对此,刻印社负责人解释:“字库的建立是为了传承保护雕版字体,大师们还将利用"师带徒"的方式手把手传承技艺。”
扬州雕版走进国家级博物馆
除了建立字库外,扬州雕版印刷将永久性入驻中国印刷博物馆,向世界展示扬州的魅力。
中国印刷博物馆位于北京,是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印刷专业博物馆。近日,中国印刷博物馆专设展厅,用来呈现“雕版”以及“活字”技艺。广陵古籍刻印社已经将全套雕版印刷工具、相关史料以及部分活字印刷资料正式捐赠该馆。“这是扬州雕版印刷的专属展厅,这项传承千年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得到更广阔的展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