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http://www.yznews.com.cn/news/2012-06/30/content_4000826.htm
扬州网讯 扬州双博馆珍藏着大量雕版版片,但年代都集中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双博馆负责人徐忠文昨向记者透露,几经努力,该馆终于征集到《治平言》这套书籍的明代雕版版片。同时,尽管这套版片缺少了一小部分,但该馆将根据《治平言》原书,邀请扬州雕版印刷大师翻刻,再现一套完整的《治平言》明代雕版版片。
网上拍卖
一则信息引扬州关注
去年年底,某旧书网上的一则拍卖信息令双博馆保管部副主任庄志军颇为惊喜——“明代印书雕版《治平言》55块一套,‘藏书之最高境界’,具有唯一性、稀罕性、文物性和艺术欣赏价值,尤为珍贵!”
早期木刻印书雕版经过战乱、兵燹、水火等诸多因素,流传至今的已十分罕见!据藏家介绍,《治平言》二卷,有明末泰和曾氏家刻本,传世极罕。该拍品为明末曾氏家刻本《治平言》之原雕版,存五十五块一百零九面(卷下第二十页之版只刻一面),缺上卷之第一、第二页,下卷之第三、二七、二八页;序存三面,余缺失。虽然如此,但这仍可称得上一套基本完整的明代雕版,极为珍贵难得!
双博馆工作人员一直致力于雕版印刷资料和实物的征集工作,曾多次走访雕版印刷的故乡,征集到一些散落在民间的雕版版片和古籍善本,而目前珍藏的雕版版片,年代都集中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如果能够有幸征集到这套明代印书雕版《治平言》,将使馆藏的雕版版片的时代提前到明代。
几赴江西
终征得珍贵明代版片
庄志军开始搜集信息,并邀请我市著名的古籍和版本鉴定专家刘向东等,一同“把脉”这套版片的价值,因为根据文物征集的相关政策,必须要得到3名专家的认可,而他们根据搜集到的大量信息分析研究后,初步推断这是明代雕版版片。
由于藏家开价不菲,这套明代印书雕版《治平言》在北京拍卖中未成交,庄志军与刘向东等专家一行特意赶到藏家的家乡江西省樟树市,仔细现场辨别实物后,刘向东还找到了国家图书馆馆藏唯一一本《治平言》原书书影,一页一页翻阅,进行分析比对,推断国家图书馆馆藏的《治平言》一书确实为明代印书雕版《治平言》这套版片原版所印刷,而国家图书馆馆藏的《治平言》一书,也是目前发现仅存的一本。
这套珍贵的明代雕版版片是怎么流散在民间的?据藏家透露,这是他这些年来从当地收集到的,至于之前还有哪些漂流史,目前不得而知。
扬州这些专家几个月来一直努力征集这套版片,还前后几次特意从扬州赶到江西,非常有诚意,几经讨价还价,终于与藏家双方达成意
向。最近,扬州专家一行再次到江西藏家家中,圆满征集到了这套珍贵的明代雕版版片,前天晚上,包装好的版片已经完好抵达扬州双博馆。
如何保护
缺失十几页将重新翻刻
昨天,包装在箱子里的这套明代印书雕版《治平言》还没有拆封。庄志军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套明代雕版版片,如今进入双博馆这一“新家”后,它将和双博馆珍藏的其他雕版版片一样先登录档案,并进行杀毒、除菌保护。随后,他们将联合相关科研机构研究这套版片的材料。
这55块雕版版片与国家图书馆馆藏的《治平言》一书对比中,发现少了十多页。徐忠文表示,对于缺少的这一小部分版片,将利用扬州资源,邀请扬州雕版印刷大师根据原书翻刻,再现一套完整的《治平言》明代雕版版片。“今后,在适当的时机,我们会展示这套明代雕版版片。”
记者 陶敏
另有收获
两本清代谜书一同“回家”
据徐忠文透露,此次江西之行,不仅喜获一套明代雕版版片,还有意外收获,征集到两本与扬州有关的线装书,分别为《菜香书屋春社存钞》和《竹西春社续钞》,这是清代嘉庆年间雕刻印刷的线装书。据介绍,这是有关扬州灯谜的两本古书,而竹西春社就是清代扬州著名的谜社。
徐忠文说,扬州谜社的兴盛从明朝开始,当时扬州有了专门的谜社,名叫“广社”,出了一本谜书也叫《广社》,现在还有藏本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内。到了清朝嘉庆、道光年间,扬州的“竹西春社”鼎盛一时,出了足足7册《竹西春社钞》,爱素生、委宛山人、潘光等有名谜人会聚一堂。而竹西春社因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诗“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而命名,是清代著名的谜社。双博馆征集的《菜香书屋春社存钞》和《竹西春社续钞》,是《竹西春社钞》其中的两册,对研究扬州灯谜的发展史具有一定的价值。
据专家分析,这两本清代书籍可能是扬州人编写并雕刻成版片,后印刷成册的,可惜原来的版片暂时没有发现。
新闻链接
《治平言》是本什么书?
议论时弊,文体像苏氏《策论》
根据四库提要的说明,《治平言》为明代曾大奇撰。大奇字端甫,泰和人。该书分经世、主术、辅臣、明法、责成、富国、赋役、兵制、养兵、庙算、马政、言路、资格、核举、听讼、宦竖十六议,其中“辅臣”议分为二篇,总共十七篇。
体例指陈时弊,略仿贾谊《新书》,文体则近似苏氏《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