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宋版邵尧夫诗集二种以崭新面目问世 发布时间:2012-8-2 9:16:59   作者:胡迎建  

  1975年7月,江西星子县横塘乡宋墓中出土《邵尧夫先生诗全集》、《重刊邵尧夫击壤集》,据石刻《宋故陶公提干堂长圹中记》,墓主陶桂一,南康军星子县人。历任武冈、南康军学教授、白鹿洞书院堂长,卒于景定二年(1261)。两书为墓主生前所挚爱,后作为殉葬品。最初为开沟挖土的农民所获,以草木灰吸干水分,置于厨房烟囱旁,得以未朽。1982年由星子县文物站收藏,因缺损粘结,1985年送北京图书馆(现中国国家图书馆)装裱修复。两书堪称价值连城的海内宋版孤本,具有极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2008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江西省七种古籍入选,其中即列入两书。

  2011年经论证申报,两书喜获国家古籍整理资助项目,现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影印注释出版。曾沉睡墓中700年之久的宋版馆藏文物终于化身千百,以崭新面目走向学术界,让文献研究者和博雅好古的收藏者为之眼亮。

  邵雍(1011—1077)字尧夫,人称安乐先生、百源先生。久居洛阳。奇才盖世,人品峻洁。名流学士如富弼、吕公著、程颐、程颢、张载等退居洛阳时,都很敬重他;司马光待之如兄长。嘉祐间诏求他出来做官,他坚决推辞。卒谥康节。后人尊称“邵子”。著有《皇极经世》《击壤集》等。其学问精湛,融会贯通。他根据《易经》关于八卦的解释,创立象数之学,又称先天学。

  邵尧夫喜饮酒吟诗,“兴至辄哦诗自咏”。《四库提要》以为“邵子之诗,其源亦出白居易,而晚年绝意世事,不复以文字为长,意所欲言自抒胸臆,原脱然于诗法之外”。历代有人喜爱其诗,南宋大诗人辛弃疾有《读邵尧夫诗》云:“饮酒已输陶靖节,作诗犹爱邵尧夫。”元代虞集早年斗室攻读,书“邵尧夫诗”,将书室题为“邵庵”,被人尊称邵庵先生。邵尧夫诗形成“击壤体”,仿效者又形成“击壤派”,是我国古代理学诗派最重要的支流,流行宋、明数百年之久,在日本也颇有影响。

  邵尧夫以诗言理,然不出于勉强,更有不少咏史诗阐述他对历朝兴废的看法、对历史人物作用的探究。其中《观大棋吟》《经世吟》等均为咏史诗长篇巨作,为中国诗史所罕见。写景诗数量也不少,无论是出游山水还是居家即景遣兴,都可见他对四时物象观察的细致,更有部分是借景发明其理学观。还有些咏怀诗,写他安贫守道的生活状态,辞官不做的决心,对名利的鄙夷,及对世态人心的看法。还有一部分为唱和诗,表达他对友人的尊敬、感谢、劝诫,更多的是自述心迹与行止。其诗集中不少箴言直指人心,即便在今天,对人们认识人生与社会,仍有相当的意义。从文学史方面来看,其诗学观、诗的文学价值,以及“击壤体”的形成,都大有研究的必要。

  两种诗集,其中《重刊邵尧夫击壤集》的正文目录下标明“内集敬室蔡弼重编”。此集为七卷219首诗,45页;《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为九卷328首,61页,卷五比对目录缺2页7首。两种诗集共收诗547首,经对比,有20余首重复,但诗题与文字稍有不同。

  与后来的明本相比,此两宋版诗集中有的诗题与明本相同而诗并不同;有的诗题不同,而其内容相同。经反复比勘,还有明本所无的28首佚诗。其中《邵尧夫先生诗全集》有佚诗16首,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有佚诗12首。稍有研究的人或许有两个疑问:一是两种书的诗较明代以后所刻本总量要少些,却为何称全集;二是为何28首诗不见于明本。

  关于两书的版本,九江市图书馆吴怿先生认为是南宋刊本,他说:

  《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卷五《争让吟》一诗有“桓文争以力”,在《邵尧夫先生诗全集》卷一《三国志》一诗中有“桓相鼎峙震雷音”,另在卷六《代书友人》中也有“尚无闲地可盘桓”诗句,这三诗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桓”字末笔为缺笔。这是为避宋钦宗赵桓讳的非常用法。考宋钦宗赵桓为北宋最后一位皇帝,在位期间1126—1127年,历史上的“靖康之难”,便发生在此时,北宋结束,南宋开始。可以确定《邵尧夫先生诗全集》刻版于11261127年或在此后。但同时我们又发现在《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卷一中《观大棋吟》(《四库本》、毕亨本作《观棋大吟》)中,“可嗟桓彦范,不杀武三思”中的“桓”字,却不避讳。这样我们对于《重刊邵尧夫击壤集》版本有了新的认识,《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应当成为早于《诗大全集》之前,也就是在10771126年之间,而《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为11261127年或在此后所编刻,并将《重刊邵尧夫击壤集》补版后,作为子集同时刊印。综合所述,本书应为南宋时所刊刻。

  然而这一观点还有疑处。《四库提要补证》载《击壤集》还有三种版本,一为毛晋本,一为元椠本,一为北宋本,云:“杨氏《楹书隅录》有北宋本十五卷,谓此本作内集十二卷,外集三卷,还有治平丙午中秋自序,编次与各本迥异,序后有蔡氏弼题语一则。盖由公手订二十卷本,重编为此本,《龟山语录》所称‘须信画前’云云一联,此本在卷十二中。”而《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还提供了一条线索:“《续录》云:‘黄丕烈有不全宋本,宋蔡弼子蔡子文刊本,题《康节先生击壤集》,分内集,与世行本迥异,十三行十二字。’”这个不全宋本,与《四库提要补证》所说的《击壤集》三种版本,今俱不见著录于《中国善本书提要》,可能均已佚。清末叶德辉所撰《书林清话》“翻板有例禁始于宋人”一节最后有:“建安蔡子文东塾之敬室,治平丙午(三年)刻邵子《击壤集》十五卷,见《杨录》。”《杨录》应即杨氏《楹书隅录》,蔡子文当为蔡弼之字号,敬室当为斋号。如此则可推断,《击壤集》最早刊于邵雍在世时,为宋治平三年(1006)邵雍自定本,邵雍自序即作于此时。墓中出土书既曰“重刊”,应是蔡弼在他初刻后不久,又翻板重刊了一次,而且少量诗中他还作有校语。同时还刊刻了《邵尧夫先生诗全集》。说全集并无不妥,因为当时他所搜集的必定是他所见得到的邵雍所有的诗。其编排也与后来的明本《击壤集》“迥异”,大不一样。所以笔者推断,墓中出土的版本应在元丰年间(1078 —1085)或稍后。

  邵雍去世后,其子邵伯温在元祐六年(1091)重又编集刊印了《邵尧夫击壤集》二十卷,加入了蔡本之后的邵雍晚年作品,共收诗1118首,很多诗题均加上了“吟”字,可见重新整理的功夫。以后明本多源出邵伯温本。这也就是明本较宋本要多出五百多首的原因,也是后来明本诗题与蔡本诗题同而内容不同、或诗题不同而诗相同的原因。这也是28首佚诗为邵伯温编《击壤集》所无的原因,或被邵伯温所删,或是邵伯温所未见。如此则前所列疑问均可迎刃而解。

  南宋绍兴间成书的《郡斋读书志》,著录《邵尧夫击壤集》二十卷,并说“歌诗盖其余事,亦颇切理,盛行于时”(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104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当是指邵伯温编集本,但也说明在北宋时,邵雍诗已有不同刊本而盛行。此书明本主要有:明初张蓉镜、邵渊耀刻本《伊川击壤集》、明正统年间《道藏》太玄部,又见于《道藏辑要》星集,成化十一年毕亨刊本二十卷,至清代,还有四库全书中的《伊川击壤集》河南巡抚采进本。毫无疑义的是,凡二十卷本的《击壤集》均出自邵伯温本,诸本文字差异甚少,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万历刻本无从得窥。可以肯定的是,这两种宋墓中出土的书,与邵伯温本系统无关,如此两书的版本、校勘、目录诸方面的意义也因而凸显。

  这两种诗集应是福建建阳一带的刻本,因为蔡弼即是建安人。两书均蝴蝶装,麻纸。《重刊邵尧夫击壤集》书框高19 —21厘米,宽13.5 —14厘米,左右双边,半页12行,行20字。《邵尧夫先生全集》板框格式行款大略如前书,唯左右单边。字刻勾勒遒劲,有欧柳笔意,墨色清晰,刀法精良。目录中各卷头有黑鱼尾,板框之间宽3分,上下有细黑鱼尾,白口。《邵尧夫先生诗全集》卷末有篆体字“德”印记。书原有封面,惜已毁坏。无论是从书籍的装帧形式,还是刻工文字风格都保留了宋代文化风格,尤以《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前三卷最为突出。此集是经过蔡弼校勘过的本子,如《观大棋吟》:“好胜心无已。”下有双行小注:“已亦作厌”。“财利激于衷”,注:“激亦作蔽”。《邵尧夫先生诗全集》未经校勘,有些错误,与明本相比,很多诗题无吟字。《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卷七正文目录题为《邵尧夫先生诗全集》卷九,卷末亦相同,搞错了书名,从这一错误可以看出这两本书之间存在关联,否则不会将两本书名混淆,这两本书应当是后来同时同地所刊刻。《重刊邵尧夫击壤集》是《诗全集》中的一部分,而又不失其独立性,两者共同构成《邵尧夫先生诗全集》整体。

  关于其校勘价值,蔡本由蔡弼本人重刊时作了校记,这些校记,保留了当时底本与校本的异文,后来的明本、四库本、道藏本均无此校记,由此可知当时邵尧夫诗集就有不同的版本,也可见宋人对校记的重视,十分宝贵,此次出版均依原样的位置附在校注本中。今以墓中出土的宋本来校后世通行本,意义也十分重大。笔者曾撰《宋墓出土的两部邵尧夫诗集》(见《文献》杂志1988年第4期、《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第193期),以明刊成化本对校,异文达三百多处。认为明本的一些刊刻错误,或以字形笔画相近而误,或增减偏旁而误,或更换偏旁而误,以同音字或音近字代替而误。还有的双行小注,为明本所无。当然也有宋本的文字不如明本处。

  在文字学上,两种宋版书也有其价值,一是可作避讳学的研究;二是有的异体字写法与通常的异体字不同;三是诗集中可见在宋代就流行的一些简体字、俗体字,如“遷”作“迁”,“國”作“国”,“興”作“兴”,“吳”作“吴”等。此次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两书,以宋版书为底本,以明初张蓉镜刻本、四库全书本为校本,《四部丛刊》本、道藏本参校,校记多达3000余条。由于墓中出土的书有不少残缺字,此次整理,凡缺损字或模糊不清的字,以明本校出以补充,在字外加框以标示。可贵的是,也有30首诗是明代以来的邵集所无,这次整理一一加以标示。每首诗就其僻典、历史事件、地名、人名加以简注,并有说明以帮助读者了解大致的诗意。

  (《宋版邵尧夫诗集》,江西美术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定价260.00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2年0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