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http://pcab.nlc.gov.cn/xwdt/viewNews.action@id=29001.html
2012年7月23日上午,2012年四川省古籍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召开。会议总结了2009年首次厅际联席会议召开以来古籍保护工作的进展情况,研究和部署下一阶段四川省古籍保护工作的发展规划。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黄彦蓉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郑晓幸作了专题汇报,省图书馆馆长李忠昊就下一步古籍保护工作安排进行了汇报。古籍厅际联席会成员单位省发改委副主任郑备、省财政厅副厅长张其昌、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康、省科技厅副巡视员郑超英、省民委副主任刘文芝、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张晓杰、省宗教局副局长杨伯明、省文物局副局长赵川荣及相关处室负责人共计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保明主持。
郑晓幸厅长指出:古籍与文物、非遗并称为中华三大文化遗产。中华古籍作为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是中华文化的根脉和精髓所在,加强古籍保护工作,对于促进文化传承、延续传统文化、连结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意义。郑晓幸厅长系统总结了建国以来、特别是2009年首次厅际联席会议召开以来全省古籍保护工作的进展情况,客观阐述了当前古籍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对下一步古籍保护工作的思路和重点提出了要求。郑晓幸厅长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完善古籍保护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二是加大古籍抢救保护经费投入力度,建立古籍保护专项经费;三是尽快启动古籍数字化建设,有效解决古籍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四是省政府为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古籍保护单位授牌并给予资助,推动全省古籍保护工作深入持续开展。
黄彦蓉副省长充分肯定了四川省古籍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指出:四川是文化资源大省,古籍资源分布广、数量多,保护任务繁重,特别是少数民族古籍在全国同类地区中占有重要地位,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成绩突出,成为四川省古籍保护工作新的重要突破。针对四川省古籍保护工作中遇到的经费紧缺、专业人才匮乏、古籍所涉及各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古籍保护工作的整体推进难度大等问题,黄省长强调了三点意见:一是厅际联席会要加强领导和协调,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之间要通力协作,推动古籍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并对各厅局职责做出明确分工;二是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有效的资金保障体系,2012年四川省财政将给予全省古籍普查、古籍再造、古籍修复、少数民族古籍抢救保护等经费400万元,并将古籍数字化工作纳入2013年预算。三是加强规范化建设,确保古籍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力争在2012年9月底之前,完成首批省级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评审工作。
会议重点讨论了经四川省古籍保护工作汉文专家组审议通过的《四川省“省级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省级古籍保护单位”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四川省古籍保护中心关于申请全省古籍保护工作经费的请示》,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民委、省新闻出版局、省宗教局、省文物局等成员单位代表都作了交流发言。经讨论,会议原则上通过了这两个文件,为下半年即将举行的省级古籍重点单位评审工作、全省古籍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会后,黄彦蓉副省长与参会代表一行参观了四川省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充分肯定了四川省古籍修复成果。
四川省古籍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的顺利召开,揭开了四川省首次省级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评选的序幕,进一步加强了各成员单位之间的有效协作,有利于推进全省古籍保护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必将为四川文化强省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