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上海书店出版社推出全套《申报年鉴》
《申报》是中国近代出版最早、历史最悠久的报纸之一,是晚清三朝和民国时代的详细日志,更是一座罕有其匹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资料宝库。2012年4月30日,适逢《申报》创刊140周年及著名新闻事业家史量才先生接办《申报》100周年之际,驰名海内外的上海文化发展名牌项目——“《申报》整理出版工程”又推出了新的成果:全套《申报年鉴》(16册精装)。
王为松社长介绍,《申报》整理出版是新时期以来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报刊资料文献影印出版工程,自20世纪80年代经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批准立项正式启动以来,迄今已历时三十年,凝结了该社前后几代出版人的才智奉献。20世纪80年代问世的《申报》影印本,是为《申报》出版工程奠定坚实基础和品牌效应的核心成果,全套400巨册精装,在当时是建国以来体量最大的一部纸质出版物。一经推出,受到海内外文化、学术、教育、科研各界重视,很快售罄。其后,该社应读者需求,又陆续影印推出了多种《申报》系统出版物,如全套《申报画刊》、《最近之五十年》(《申报》创刊五十周年纪念特刊)等。
进入新世纪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申报》整理出版工程”向着资源发掘与方便利用两个方面拓宽领域,最著名的成果就是列入《“十一五”(2006 —2010) 期间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1919 —1949年时段的《申报索引》(或称“后期索引”),由上海书店出版社组织上海图书馆和华东师大、上海大学、上海师大等单位百余位专家学者共同编纂,历时二十年始告成。皇皇30巨册的《申报索引》与《申报》第二版影印本一起推出后,马上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称赞说,“《申报索引》的出版,使浩如烟海的资源能得到便捷的检索,极大地方便了《申报》的使用者”。历史学家熊月之教授则以“如虎添翼”四字点出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笔者了解到,为求更好地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进一步推动本市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该社已在去年对第三期《申报》整理出版工程的规划和进度作了调整,最新推出的《申报年鉴》全套影印本即是调整成果。与此同时,《申报月刊》(1932 —1945)全套影印,以及酝酿已久的自1872到1918年时段的《申报索引》(或称“前期索引”)的编纂出版,也已经提上日程,从而为广大学者对整个《申报》体系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利用,开辟出以《日报》为本、《索引》为器、《月刊》为经、《年鉴》为纬,相辅相成配套使用的广阔前景。
(《申报年鉴》(全16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定价35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