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陆游全集校注》: 明丽诗文清雅人生 发布时间:2012-7-10 13:36:14   作者:吴重生  

http://data.chinaxwcb.com/epaper2012/epaper/d5330/d5b/201207/23714.html

万余篇陆游诗文汇集校注

  陆游是我国文学史上诸体兼擅的大文学家,他诗风清新、豪迈,洋溢着爱国主义情怀。日前,浙江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了《陆游全集校注》,收录《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及笔记《入蜀记》(六卷)、《老学庵笔记》(十卷)、《家世旧闻》(二卷)、史学著作《南唐书》(十八卷)及杂著《天彭牡丹谱》等陆游全部存世作品,连同注解文字及附录等,近700万字,共13册,堪称完备。作为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陆游全集校注》的出版,是800多年来陆游全部作品的第一个校注本,是国家文化精品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浙江省新闻出版局局长陈昆忠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陆游全集校注》是国家文化精品工程建设的重要成果,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结晶,是对浙江文化强省建设、浙江新闻出版强省建设的重要贡献。”

《陆游全集校注》

《渭南文集》明代汲古阁本

  不竭的古越风情

    读放翁诗文,宛如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古越风土人情的生动画卷。《陆游全集校注》责任编辑潘新国对记者说:“在陆游存世的诗文中,充溢着渴望国家统一的崇高爱国情怀,800多年来对中华民族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作为出版人,组织出版《陆游全集校注》,使陆游的思想与作品得以更好传承,责无旁贷。”

    陆游以诗言志,以词抒情,以诗词记录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陆游是何其爱国的一位诗人!爱国主义精神,是陆游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陆游对祖国壮丽山河具有极其深厚的感情,因此我们看到长江、黄河等雄伟壮丽的画面都会自然而然地和爱国主义精神结合在一起。

    陆游早年学习江西诗派,中年入蜀是其转变的关键。壮阔的前线生活,是其诗作获得巨大飞跃的一个契机。在《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中他这样自叙:“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打毬筑场一千步,阅马列厩三万匹;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琵琶弘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这是深化到生活和艺术关系的层面了。

    陆游是一位田园诗人,他的很多时间都是在家乡绍兴度过。陆游56岁罢官回乡,到山阴之后,游览了云门山,有时闲逛于佛寺道观,并在家边建筑山亭,修葺田园,为之付出了不少的心血。农家常见的景物,东篱菊花、西篱鸡雏、村口池塘、田间稻麦、畦间果蔬,以及农家风俗等都成为他的诗表现的内容。他情系桑梓,魂牵故土,字里行间,充满着乡土味、生活情趣。勤务农事,并以此调理身体,恢复精神。回归故里,乐在其中,他把适度参加田间劳动和写作巧妙地结合起来,既活络了身体,又可将从事劳作中的灵感所得凝聚于笔端。由于他获取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因而诗作贴近自然,富有生活的浓厚气息。如《晚秋农家》一诗中就有“夜半起饭牛,北斗垂大荒”之句,而他自己当然也就“身杂老农间”、“扶衰业耕桑”了。此时的他老当益壮,正如他写的“堪叹筋骸犹健在,强随丁壮事深耕”。陆游还是一位养生学家,他以诗审美怡情,以诗娱人乐己,始终保持豁达的处世方式和乐观的人生态度。他博闻强记,堪称杂家。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即使是到了80多岁的高龄,诗人的爱国热情依然没有一丝衰竭,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

    从陆游的诗词中,不难发现南宋真是一个特殊的时代,文化繁荣,思想多元开放。虽偏安一隅,但政治相对清明,在一定时期内还算稳定,又有重文的传统,动乱的社会改变了作家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使其思想更为深刻。这为陆游的创作创造了条件。而今,陆游诗词为我们解读南宋文化找到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浓郁的乡土气息

    陆游的词传世的仅145首,却蜚声词坛,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重,在中华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谈到《陆游全集校注》的出版意义,浙江教育出版社社长汪忠对记者说:“《陆游全集校注》的出版过程很艰苦,编写者为此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陆游是浙江籍的历史文化名人,出版《陆游全集校注》对于传承文化,繁荣学术,提升文化强国的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陆游的词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他坚定而真实地描绘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是因为他的作品内容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是因为他对国家和人民怀有真挚的热爱,对自然和人生的礼赞源于内心;他以诗词言志,以诗词叙事,以诗词状物。

    南宋一位著名的爱国诗词家刘克庄在其《后村诗话》中称陆游词“激昂感慨者,稼轩不能过;飘逸高妙者,与陈简斋、朱希真相颉颃;流丽绵密者,欲出晏叔原、贺方回之上;而世歌之者绝少。”这大概是因世人多把目光关注在其诗作上,毕竟与其9300多首诗歌相比,145首词可谓巨镬一勺了。陆游的词风早期如《水调歌头·多景楼》、《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等,堪称豪放沉郁;陆游词风在他的中年时期发生了重要变化,他的词逐渐摆脱纤艳华丽而趋向清新平淡,其词开始具有了明显的“诗化”倾向,这也显示出南宋词坛词风变化的趋势。这时期的作品如《乌夜啼》、《渔夫》等,恬淡飘逸。

    淳朴的平民心境

    在陆游身上,既有传统的中国文人的报国情怀、爱国情操、爱民情绪,又有江南才子的审美情趣、生活乐趣和高情雅趣。通过《陆游全集校注》,我们看到了一部以诗词为主要表现方式的平民生活史。陆游曾在西蜀任职多年,自越至蜀,游历了祖国的许多地方,这些游历,对于诗人诗词风格的形成,以及民本思想的成形,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陆游67岁重游沈园,看到当年题《钗头凤》的半面破壁,事隔40年字迹已经模糊,唐婉已香消玉殒多年。于是他写下“泉路凭谁说断肠?断云幽梦事茫茫”的诗句哀悼唐婉,并附序加以纪念。序曰:“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小园已三易主,刻小阕于石,读之怅然”。

    “人生七十古来稀”。陆游以“放翁”自号,他的诗词中有好多内容以老景、老身自况,但他的思维依然活跃,信手拈来,随口吟咏,皆为绝妙诗词。

    诗是陆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他仿佛天生就是为诗而生。在陆游的眼里,祖国的山川是何等的秀丽,故乡的人民是何等的淳朴!他的诗词中始终表现出的是不屈的战斗精神和自信的乐观精神。

    常言道:字如其人,人生如诗。放翁乃诗翁,诗意的生活,构成了陆游诗意的人生,数百年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激励着人们不断地去追求,去进步。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徐有富说:“《陆游全集校注》的出版在陆游著作整理与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该书所收作品‘务尽其全’,校勘求真务实,一定会对陆游以及宋代文学研究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陆游,因诗歌而纵情!诗歌,因陆游而精彩!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