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书博会争树新形象 古籍、经典始终受追捧 发布时间:2012-6-14 10:37:01   作者:李婧璇  

http://www.chinaxwcb.com/2012-06/11/content_244391.htm

    第二十二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宁夏银川落幕。作为一届颇受好评、颇具特色的书博会,成为各大出版集团展示新思路、新理念和新形象的平台。书博会上所呈现的许多现象为将来书业发展带来很多启示——


    察思品鉴书博会


    □本报见习记者 李婧璇


 

展馆内人潮涌动。本报记者 韩东

 

    书博会年年开,年年有不同。在宁夏银川举办的第二十二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活动丰富,气氛热烈,呈现出别样特色。

  古籍、经典始终受追捧


    【现象】 本届书博会,古籍、经典文学颇受读者青睐。记者在现场观察到,中国书店出版社、北京崇贤馆图书有限公司等展位前围满了前来购书的人们。翻开展位上摆放的一本本线装书,虽然很多都是重新整理出版的古籍,但是仍让人能感受到透过那薄薄的一页页纸所传递出来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的沉淀。据中国书店出版社副社长岂航介绍,书博会这几天的零售总额已经过万元,充分证明了人们对于古籍经典图书的喜爱,“我们总共卖了7套古籍,包括精装和蝴蝶装在内,但是依然满足不了广大读者的购书热情。当然,还是跟国学相关的古籍销量最好,如《明内府刊四书》,因为其更适合大众收藏和阅读。”


    而众多出版社的展位上也摆放着那些经过重新装帧包装的文学名家们的旧著。“我们社的《围城》、《白鹿原》,现在依然是常销书。”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李春凯说道。记者在上海出版集团的展位前,也看到了上海文艺出版社用“新瓶装旧酒”的方式推出的《新文艺中国现代文学大师读本》系列丛书,其将大师名家们的小说细分归类,如将萧红的作品定位为“氛围小说”,将丁玲的作品定位为“女性小说”,还将鲁迅的作品定位为“自剖小说”。


    【启示】 “新瓶装旧酒,老树开新花”。经典的内容加上全新的包装及营销推广方式等于最保险的销量。因为这些大家的名作已历经时间、读者以及市场的检验,可谓历久弥新。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经典作品同样需要借助更为新颖的包装手段和宣传方式向读者推介。在畅销书难寻的今天,名家名作、国学古籍的重装出版成为近一段时间以来书业较为普遍的现象,很多出版社早已将眼光盯上了大牌作家的经典作品或者畅销作品,开始了新一轮的版权竞争,经典的内涵不容置疑,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有了销量保险。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