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江苏通史》:一部系统展示江苏古今历史的十卷本宏著 发布时间:2012-6-7 13:37:36   作者:杨 旗  

  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前院长宋林飞任总主编,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亲自作序的十卷本《江苏通史》最近隆重面世了。该书是“江苏品牌图书工程”项目、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它的出版填补了江苏通史研究的空白,因而成为江苏省历史学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一件大事、盛事,亦是江苏出版界的一件大事、盛事。

  由江苏众多知名历史学者历时十年精心编撰而成的《江苏通史》,是对江苏上下数千年灿烂辉煌历史的如实记录和精彩反映。它将江苏人民的历史创造与对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通过史书的形式记载与流传开来,闪耀着中华文明的熠熠光辉,展现了江苏大地上宏伟的人文画卷,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江苏通史》比较科学地对江苏历史进行分期并相应设卷。历史的发展虽然从大的方面看,是奔腾向前的,但其中亦有起伏曲折,复杂多变。有的朝代命短运蹙,有的朝代存续时间较长,而且在同一朝代,其社会性质前后都有明显的变化,所以不能简单地按朝代分期,而是要结合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包括社会性质、文明程度等进行分期。

  基于这种科学思路,《江苏通史》共分为十卷,即先秦卷、秦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元卷、明清卷、晚清卷、中华民国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卷(1949—1978)、中华人民共和国卷(1978—2000),分别反映江苏历史的不同时期。如此分期分卷,可见著作者们的匠心独具。如先秦卷,从上古时期起,止于先秦时期,因为上古时期是江苏文明的发端,但有文字记载或考古发现的资料甚少,很难予以充分记述,故将其与秦之前的历史合写,显然是合理的。又如,清朝时期从其社会发展的性质看,显然前后有着明显的不同。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属典型的封建社会,而在之后,因鸦片战争爆发而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故在分期中,将1840年之前的清朝前期与明朝时期的江苏历史合写,而将之后的时期单独列出,称之为晚晴时期,则符合历史的发展。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尽管与历史发展的长河相比,时间很短,但它却开辟了一个历史的新纪元,并且正在蓬蓬勃勃地向前发展中。然而即便在这不长的时间里,尽管社会发展的性质未变,但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表现为比较明显的前后两个阶段,之前更多体现的是建立新政权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时期,而之后则更多体现的是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新时期。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分为两卷,前为“1949—1978”,后为“1978—2000”。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出版的一些地方通史,其下限要么止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前,要么也仅涉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短时期,而像《江苏通史》这将下限置于2000年,并能够实事求是、比较充分地反映这段较近的历史,至今还是少有先例的。

  《江苏通史》的著述者们从江苏历史发展的实际出发,广泛查找、收集了大量文献及文物资料,同时也吸收了学术界关于江苏历史研究的诸多最新成果,并在大量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缜密思考,认真研究,在撰写过程中博采众长,兼采各家,在许多重要部分及章节中提出了自己颇具创新价值的学术观点。当然,其中有些观点也未必尽为学界所认同,但作为一家之言,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及进一步探讨的积极意义。

  在中国盛世修史的文化传统大背景下,《江苏通史》十卷本的正式出版,无疑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重要的学术价值。一方面,它不仅能够使读者比较系统地了解以至熟悉江苏的古今历史,大力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也能够使读者从中了解与把握江苏以及中国的历史发展规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以史为鉴,为建设和谐文明的江苏以至现代化的中国服务。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江苏通史》不仅在内容上具有独到之处,论述精当,而且图文并茂,印制精美,装帧考究,堪称精品。

  (《江苏通史》(全10卷),凤凰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定价980.00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2年0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