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寸纸寸金”宋刻本 发布时间:2012-5-4 15:27:37   作者:方 翔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2-05/04/content_1045740.htm?div=-1 

  1.8亿元的估价、5000万元的保证金,以宋刻《锦绣万花谷》为代表的过云楼藏书,即将在今年的北京匡时春拍中出现,成为今春艺术品拍卖中最受关注的拍品之一。都说宋刻本是“寸纸寸金”、“一页千金”,而此次是宋刻《锦绣万花谷》前集40卷、后集40卷,一共达到40册,其价值不言而喻。

  宋刻本之所以被誉为是中国古籍中的瑰宝,除了其存世稀少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明清所刻印五代以前的书籍,差错讹误甚多。不少学者借助宋刻原版,校正明清以来所刻古籍的讹误,恢复古籍的真实面貌。宋代对校勘十分重视,甚至由皇帝亲自过问,聘请专家把关。为了保证刻书质量,官方还采取若干措施。如规定刻版前需要进行三次校正,即校勘官校完,送复勘官复校,再送主判管阁官三校,这样才可以拿去刻版。刻版完成,对版样还要再校对。此外,还要在卷末刊载经手校勘的人的名字,以示责任。

  据统计,今天在整个中国所能找的宋刻本,总量不超过1200部,多数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自明代中后期以来,宋刻本一直受到学者、藏书家的重视。早在明代,宋刻本已有“寸纸寸金”之说。明末崇祯年间,著名刻书家、藏书家毛晋,其家藏图书达8.9万多册。民国朱文钧为收藏宋拓本《醴泉铭》,忍着巨大沉痛变卖掉家藏明代沈周的《吴江图》和文徵明的《云山图》,才凑够款额4000块大洋购之。当时在北京买一所四合院七八百大洋,买这件拓本等于买五所四合院。

  从目前留存的北宋版与南宋版中的名品看,几乎都出自擅长书法的人之手,且书体风格不一,欧、虞、颜、柳、褚等争奇斗妍、富于变化,加上雕印讲究(纸墨精良,刻工也懂书法),简直就是艺术品。巨大的艺术价值,使得宋刻本在古籍收藏界被视为珍宝。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2年05月04日 第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