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碑刻研究,是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然而长期以来有关研究力量之薄弱,与现存碑刻的数量及内容相比,显得极不相称。限于条件,全国性的系统汇集整理全部碑刻材料的工作还很难进行。有鉴于此,南京市文物局与有关单位通力合作,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历五年时间,收集编纂了《南京历代碑刻集成》一书,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古代碑刻历史悠久,遍布全国,从现存的碑刻看,山东地区以秦汉碑碣与北朝摩崖石刻最为知名,河南以北朝墓志和北朝造像题记最为丰富,陕西以唐代碑志称雄,北京可谓元明清三代帝都的石刻宝库。与上述地区相比,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自以六朝碑刻为其特色,无论孙吴的天发神谶碑,萧梁的始兴忠武王萧憺神道碑,抑或陈朝的江总碑,都是全国范围内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绝佳精品。20 世纪60 年代,由于南京象山东晋王羲之家族成员墓志的陆续出土,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关于“书圣”王羲之《兰亭序》传本墨迹真伪的辩论。此外,曾在明初作为50 年统一政权首都的南京,还遗留着像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中山王徐达神道碑、岐阳王李文忠神道碑、宁河王邓愈神道碑、西宁侯宋晟神道碑等一批丰碑大碣,其等级之高贵、规模之崇宏,即北京的明代碑刻亦难望其项背。在辉煌帝都的余韵残照里,南京碑刻亦不乏振聋发聩的惊世杰作,在业已公布的六批2351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碑版计有300多通。不少石刻文字损毁严重,已不能辨认。《南京历代碑刻集成》遴选文字尚存,且具有史料价值者236件(拓片近300幅),既摄其石,复拓其片,且录释其文,并结合文献和实地考古,综述有关沿革历史,是一部基本全面记录南京历代碑刻的史料性著作,俾使读者一册在手,而南京碑刻抚诸指掌间,其内容宏富且价值珍贵,不独有益于增广乡邦文献,于当代之文史及书法艺术研究亦多所贡献。
(《南京历代碑刻集成》,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定价5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