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学术与艺术 相得而益彰——写在《高二適批校〈刘禹锡集〉》出版之际 发布时间:2011-2-18 0:00:00 作者:王华宝 





当代著名书法家、学者高二適先生(1903 —1977),雅好诗词,有感于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刘禹锡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于20世纪40年代开始批校刘书。著名学者章士钊先生多加赞誉,并约高氏撰写了《柳子厚〈与刘禹锡论周易九六论书〉后题》及《跋刘宾客〈天论〉》二文,收入《柳文指要》。章先生还赞扬“二適近年猛进,多所发明”,“发愤穷研,颇有所得”。高先生1965年参与“兰亭”论辩,《兰亭序真伪驳议》和《兰亭序真伪之再驳议》等文影响极大,为世人所瞩目。曾历时十载,撰成《新定急就章及考证》一书,广收历代传本、考校本,参考各种考释,及汉隶残简、碑帖字书等,排比章正,审核异同,纠正各种失误,颇得学人赞誉。
高二適先生是一位造诣精深的书法家,也是一位勤奋刻苦的学者。关于刘氏文集,刘禹锡自订为40卷,后散逸10卷,宋代宋敏求辑遗逸诗文为《外集》10卷,故今有40卷本及30卷本传世。明、清两代毛晋、惠栋、何焯、冯浩、黄丕烈等人曾对《刘禹锡集》作过初步的校勘工作,但多数是抄本,流传不广。高先生耗费20多年的精力,从事批校工作。据其《校录刘梦得集述》文末记:“一九六五年长夏重校一过,二適父记。六七年三月再校,是年十月三校。六九年一月又复校注。七二年一月,又十月,再校及注。”可知1963年成稿后又经四次校改。关于校勘情况,据其所述,可知是以通行的小字本《刘宾客文集》为工作底本,而以董康影印的日本平安福井氏崇兰馆所藏宋刻本《刘梦得文集》为祖本,参校宋绍兴本等。刘氏文集,从卷次、篇题编排,到文字异同,所在多有,高先生为富有文化个性、特立独行之人,改变原书行款,夹入大量批语、校语或考证,天头、地脚亦间有文字。考证之语如外集卷七《律诗》:“右《柳和》两诗,河东集失收,而反误以宾客《重别》《三赠》二截为河东之作,以刘易柳,其谬甚矣。”高先生为书法大家,批语常有百数十字,如卷十二《论》末:“此柳州《天说》,诸本均编在《天论》前,惟《畿辅》编在后,其唐人别集,于唱酬诗什,亦均如此。意其为尊让之说乎。今以编集为主,从习惯低一格而殿之,如明人重编柳州集,即置刘公《天论》三篇于柳说后是也。”卷十三《刘梦得辩易九六疏记》长文全部录入等,韵味十足,固可宝之。全书许多篇什,亦施句读,可资参考。
无论是从文献价值、书法价值,还是从学术文化方面看,高氏批校的《刘禹锡集》,均有很高的出版价值。高氏此书,不断为学人所评述,然一直未公开面世。其女高可可在《后记》中谈到:“前人有言,文章与学术,天下之公器也。多年来,我们只有一个心愿:尽可能地让父亲的学术和艺术出版发行,公之于世,真正成为‘天下之公器’。”为便于了解这份文化遗产,今新增目录,影印出版,以飨读者。
(《高二適批校〈刘禹锡集〉》,凤凰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定价220.00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1年0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