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还原一个世俗的敦煌——《郝春文敦煌学论集》出版 发布时间:2011-2-18 0:00:00 作者:徐乐帅 





敦煌学已经是当代显学,早期曾经有过所谓“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之类的说法,但经过国内学人的努力,中国的敦煌学研究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中国学者敦煌学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都大为提高,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敦煌学研究已处于领先地位。
为了系统总结、展示当代中国的敦煌学者所取得的成就,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与上海古籍出版社合作推出“当代敦煌学学者自选集”。而郝春文先生的《郝春文敦煌学论集》可谓是其中的代表作。
郝春文先生现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从事敦煌学研究近30年,是当代中国敦煌学的代表性学者,著作等身,其所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自非这样一本小小的论文集所能总括,但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本书所选取的20余篇文章,读者自可对郝先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作为一个门外汉,笔者印象中的敦煌学是神秘的,是一门深奥而难懂的高深学问。但通读完郝先生的书稿后,却发现情况并非如此。郝先生笔下的敦煌是平易近人的。这里有唐后期五代宋初的敦煌僧尼的生活方式,能够了解到当时敦煌的僧侣是有家的,有着自己独立的住处,和家人住在一起,而且可以经常聚会饮酒,在他们的生活习惯中可以看到当时存在的中印两种文化的影响,也可以看到当时的僧侣与普通人是如何处理纠纷的。这里还能看出在中古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社邑是如何运作的,社邑运作过程中处处可见佛教的影响以及其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兼容。当时不仅存在以男性为主组成的社邑,还存在着大量由女性作为主要成员的社邑,女人结社在当时的敦煌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在男尊女卑的古代社会,女人社竟然时断时续地流行了450多年”,“在4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女人社的组织经历了从不规范到规范、从简单到复杂、从松散到严密的过程”。凡此种种,都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我们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所谓常识性认识。
在郝先生的这本自选集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他的学术自述,对其学术历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且郝先生还介绍了自己的研究心得,谈到了自己的治学方法,这些都对后来的研究者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郝春文敦煌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定价36.00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1年0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