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专家:应重视对古籍人才和经费的支持 发布时间:2010-12-2 0:00:00   作者:  
http://collection.sina.com.cn/gjsb/20101202/11233675.shtml   中广网北京12月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12月8日下午,在宁波天一阁博物馆将举行新书库落成庆典暨古籍数字化启用仪式,标志着天一阁”数字时代”的到来。对此,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吴永强作如下点评:   吴永强:有着400多年历史的被称作亚洲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宁波天一阁,将对所储藏的古籍实现数字化的管理,这无疑是文化界一件欣喜的事情。记得也是去年这个时候,曾经有幸感受这家古老藏书楼的风采。   在欣赏前人留给我们这份丰厚文化遗产的同时,我们国家古籍善本图书的保护问题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有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国内拥有古籍善本大概470万册,加上拓片、地图大概在1千万件左右,但是目前起码有1/3的比例需要修理,而且其中100万件左右如果再不修理将被彻底的毁坏。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1/10将成为文化绝响,这个损失对我们历史文化未来所造成的影响真的是不可估量。   古籍善本图书的保护对硬件设施、环境建设的投入要求非常高,对于不少地方来讲,我们可以看到很富丽堂皇的大广场的建设,但是在文化古籍保护方面的投入却是杯水车薪。除了硬件的不足,整理和修复古籍人才的匮乏和经费的短缺也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全国从事古籍保护修复的人员不过400多位,在省一级图书馆里头有一半没有专业的人士从事古籍修复的工作,地县级的城市更加不用说了。不少的地县级城市又是古籍文物非常丰富的地方,在大学生就业压力非常大的情形下,好多大学生不愿意选择古籍保护专业,因为毕业以后往往面临着薪水比较少的就业尴尬,人才的后继匮乏成为其中致命的一环。   国家民族形象的树立说到底是文化的树立,文化的根基有多深,那么未来的发展之路就会走多远,在执政阶层倡导全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同时,是不是考虑让古籍善本图书也能够分享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的成果,增加对其的重视和投入,这方面的影响堪称深远
(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