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开封市古籍普查进行时 古籍保护需全民参与 发布时间:2010-12-2 0:00:00 作者: 





http://collection.sina.com.cn/yjjj/20101202/11143670.shtml
古籍保护是我国现阶段正在实施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自2007年起,国务院下发文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古籍普查登记工作,这是对我国古代文化典籍遗存的一次总盘点。目前,开封市古籍普查和保护工作正在进行中,作为建国以来我市首次全面系统的古籍普查,其对全面、准确地掌握我市古籍的数量、价值、分布、保存状况等基本情况,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开展古籍保护工作意义重大。
古籍家底不清 私人收藏是盲点
开封作为七朝古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古代文献遗存丰富。其中,河南大学图书馆和开封市图书馆古籍藏量最为丰富。目前,我市已有32部珍贵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河南大学图书馆被列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古籍保护工作使一大批古籍得以抢救、修复、保存和整理,并得到了初步开发和利用。
“但是多年来,我市古籍家底不清,尤其是民间机构和个人收藏古籍情况是个盲区。流散在民间的古籍还有多少,这是此次普查的又一个着力点。”据市图书馆历史文献室负责人介绍,由于很多古籍收藏单位包括私人收藏者缺乏保护古籍的意识,对古籍保存的温湿度、破损古籍的修复问题等缺乏了解和重视,致使很多珍贵书籍不断霉变、残碎,多数古籍生存状况堪忧。做好当前的古籍普查是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前提,需要全民积极参与。
古籍普查不更改古籍所有权 您是否愿意将家藏古籍晒一晒
为尽可能地扫除私人收藏古籍盲点,此次普查鼓励社会各界及个人收藏者积极向有关方面申报所拥有的古籍。
“部分市民会认为个人收藏古籍接受普查后所有权会变更,这是认识上的一大误区。”市图书馆馆长徐勇介绍情况时这样说。古籍普查主要是为了了解现存古籍的数量、价值、破损情况,不涉及归属,古籍的所有权依然归收藏者所有,不仅不改变所有权,根据个人意愿,国家还将根据其等级价值开展有计划的修复。市古籍保护中心在全市古籍普查的基础上,还将编制《开封市珍贵古籍名录》,并挑选其中部分珍贵古籍推荐参选省、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申报。
您是否愿意将家藏的古籍拿出来晒一晒?评估一下它的价值。徐勇强调说,古籍属于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旦破坏,就不能再现,我们把珍贵古籍藏在箱子里不算真正的保护。开展古籍普查和保护针对的是中华古籍文献,保护的是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我们特别欢迎社会各界及个人收藏者积极主动地到市图书馆历史文献室二楼开封市古籍保护中心进行鉴定、申报。
各县图书馆作为分中心,负责属地各项普查工作,县区市民也可到所在县区图书馆进行登记。开封市古籍保护中心联系电话:15716700155。
相关链接
所谓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指凡产生在1912年以前,内容是研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方法是中国古代传统著作方式,装帧具有中国古代图书传统装帧形式的典籍。单页装订成册,就成为一部古籍,现存古籍以线装居多。
古籍普查是对现存古籍的品种、数量、级别等次、破损情况和保存保护环境所进行的调查、鉴定和记录。这次普查对象主要是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汉文和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甲骨、简册、帛书、金石拓片、舆图等特种文献暂不列入此次普查范围。
(来源:开封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