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同安图书馆发现珍贵古籍 新址预计12月左右对外开放 发布时间:2010-11-1 0:00:00   作者:记者 杨洋 通讯员 何东方  
http://news.xmnn.cn/xmxw/201010/t20101031_1605185.htm   号称同安区图书馆“镇馆之宝”的7部27册珍贵古籍首次非正式亮相。这些古籍是不久前,同安区图书馆搬迁新址时,在整理旧馆图书时发现的。   据介绍,经省市古籍专家鉴定,这些古籍中有5部12册善本书已确定为国内孤本,其中包括3部作者为同安本土人士的古籍。目前,这些古籍正在申报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同安区图书馆馆长黄水木介绍,其中,《易经存疑》(明朝理学家,林希元著)、《渔城诗草》(清朝,林遇清著)、《许同安制义》(清朝,许獬)等孤本古籍,价值难以估量,是名副其实的“镇馆之宝”。而明刻本《陈氏大成宗谱》(明朝嘉靖重修本,陈鉴),属于收藏年代最早的善本书,此书目前只在国家图书馆和安徽省图书馆有收藏。   有关专家估计,这些珍贵的古籍,最初大多是从同安一些民间藏书家手中征集而来,在上世纪50年代进入同安文化馆收藏。1978年,这些古籍正式成为新成立的同安图书馆的馆藏图书不过因各种原因,其价值并未得到准确认定。   黄水木说,进驻新馆后,古籍收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这些珍贵古籍“享受”特殊待遇,存放于每座造价6000多元的樟木柜,除了恒温保护、防紫外线、置放云香草外,还配备了价值8.9万元的真空防霉杀虫机。据悉,这些珍贵古籍将在合适的时机向社会公开。   同安区图书馆新址位于同安区文化艺术中心(体育馆旁),预计12月左右正式对外开放,并将与厦门市、区的各个公共图书馆实现资源的共享。
(来源:厦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