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省社科院图书馆“养书千日”10部文献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发布时间:2010-9-16 0:00:00   作者:记者 杨 燕  
http://news.163.com/10/0916/07/6GMF2O0T00014AED.html   随着《劝善经》、《指路经》、《吾查》、《物兆书》4部彝文文献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共有10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省社科院图书馆也因在古籍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成功跻身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省社科院图书馆馆藏各种古籍文献10万多册,仅次于云南省图书馆和云南大学图书馆。其入藏文献成书时间上限可追溯到南诏大理国时期,内容涉及经、史、子、集各部。经过有关部门考证、鉴定为古籍善本图书的有71种1980册。其中,2008年,元代官刻本《文殊师利所说不思仪佛境界经》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009年,大理国保安八年写经《护国司南钞》(1052年)、明洪武三十五年《无遮灯食法曾仪》(1372年)、明弘治十一年刻本《资治通鉴纲目》(1498年)、明嘉靖十年刻本《初学记》(1531年)、明隆庆元年刻本《文苑英华》(1567年)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尤其是唐宋写经《护国司南钞》,可与敦煌文物媲美。其他珍贵文献还有《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民族调查手稿资料》8000多册、约2亿字,《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云南民族调查照片资料》1.2万多张。   我国著名古籍版本、目录、文献学专家李致忠曾做过一个“古籍如兵”的比喻:“养‘书’千日,用‘书’一时。国家不知道哪一天需要用书,因此古籍保护需要用千日去养。” 省社科院高度重视古籍保护工作,认真做好古籍的养护工作,图书馆专设古籍书库,面积达350平方米,并分为普通库和特藏室,馆藏古籍均全部按四部分类法进行分类及归架。并先后制订了《古籍书库规章制度》、《古籍库借阅规章制度》等,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同时,在工作经费紧缺的情况下,仍每年拿出一定的经费用于古籍库的杀虫、维护。今年结合图书馆大楼装修改造工程,又专门安排100万元资金用于古籍库改建,一个全封闭、全方位电子监控、配备气体灭火装置、古籍专用密集架的新型古籍库将彻底改善古籍库的保管条件。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