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的新编影印古籍丛书 发布时间:2010-9-8 0:00:00   作者: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副总编辑 贾贵荣  
一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的古籍影印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1996年,出版了第一部古籍丛书《二十四史订补》,1998年,历时十年的大型综合性古籍丛书《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全部出齐。尤其是1999年《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的编辑出版,标志着国图社的新编古籍丛书步入了规模化、系统化、专业化的发展时期。截至2009年底,共出版新编古籍丛书四百一十多种,涵盖古籍一万三千余种。这些新编古籍丛书从内容上划分,绝大部分是专题丛书,以服务当代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为宗旨。从编辑方式来说,这些新编古籍丛书,大部分由责任编辑独立策划并提供书目,并请该领域的权威专家圈定入选书目和撰写序言,介绍其文献价值。个别版本的选用,再请古文献学家敲定。最后由古籍检索专家编订索引和目录。总体而言,我社新编古籍丛书的内容、形式和印装质量赢得了古籍图书市场,销售遍及海内外大中型图书馆和汉学研究机构,深得学界认同。北京师范大学陈其泰教授认为“几千种古籍分类编排,有一个时代的,有一个范围的,有一类人物的,针对性很强,学术界利用很方便”。中华书局原总编辑傅璇琮认为我社的新编古籍丛书是“出版工作对学术研究产生推动作用的很好范例”。 二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服务学术研究,我们对新编古籍丛书进行了初步分类,原则是以当代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和专业分科为主,兼顾现存古籍自身特点暨古代文献编纂的不同形式、载体的不同材质及内容的学科分类等。分为八大类:传记文献类,一切有关历史人物的传记资料,包括年谱、家谱、日记和人物传记、生卒、行实等,重要的有《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系列、宋元明清人物传记丛刊系列等。史籍史料类,史籍是关于历史典籍的研究、拾遗、补缺等内容,重要者有《二十四史订补》《九通拾补》《清代方略全书》等。书目版本类,含古籍书目题跋和版本书影。重要者有《国家图书馆藏古籍题跋丛刊》《珍稀古籍书影丛刊》《地方志经籍志汇编》《明清以来公藏书目汇刊》等。文学艺术类,含诗词文赋、传奇小说和书画琴棋和碑帖真迹等。重要者有“红学书系”、《中国诗话珍本丛刊》、《域外诗话珍本丛刊》、《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等。哲学宗教类,含诸子、理学文献和佛道史料。重要者有《墨子大全》《续百子全书》《丛书佛教文献类编》等。方志地理与边事类,含历代方志、历史地理著作及边政史料等。重要者有《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历代边事资料辑刊》及“著名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系列(已出版《陕西省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等五种)等。金石文献类,通过甲骨、金文、石刻、陶文和简帛、钱币、玉石等载体传播下来的文字资料及研究文献。重要者有《历代石刻史料汇编》《甲骨文研究资料汇编》《国家图书馆藏金文研究资料丛刊》等。综合文献类,包括上述七类不能覆盖者且具综合性的古籍丛书。重要者有《北京图书馆藏古籍珍本丛刊》《近代著名图书馆馆刊荟萃》及其续编、三编等。 三

    为提高新编古籍丛书选题的系列化,追求市场的规模化效应,我社在对新编古籍丛书初步分类的基础上,逐步策划和确立了数十个选题大系列。新编古籍丛书主要有以下几大系列:

    1、历代正史研究文献系列。1996年出版的《二十四史订补》,于《二十五史补编》之外,收录《二十四史》有关的订补著作一百六十余种。2004年《历代正史研究文献丛刊》,收录明代以来至现代学者撰写的有关正史的考证、补缺、专论等。已出版的有《二十五史蠡述》《二十四史三表》《二十四史月日考》《二十二史考论》等四种。

    2、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系列。现已出版了四卷,即《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华东卷》《西北卷》《东北卷》《华北卷》。其选编内容包括:方志中各类人物传记,与人物有关的各类表志,艺文志、金石志中的墓志、碑记、传诔、去思录等,举凡与人物有关的内容,尽数囊括其中。

    3、著名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系列。已经出版的图书有以下五种:《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陕西省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复旦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目前尚在运作的有上海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山东大学图书馆等十几家图书馆。 4、地方专志丛刊系列。地方专志是地方志的变种,较之于地方志的相关内容更为翔实和专业。2008年3月推出的《地方经籍志丛刊》,收录五十余种地方经籍志,所涉古籍五万余种,多撰有提要。著者多是谱熟乡邦文献的大家名家,如卢文弨、吴骞、孙诒让、管廷芬、丁祖荫、缪荃孙、刘声木、金毓黻、徐世昌等。《地方金石志丛刊》《地方人物志丛刊》《地方风物志丛刊》等正在编辑中,会陆续推出。

    5、历代诗话系列。2004年出版的《中国诗话珍本从书》选取上起宋代下迄民国的诗话珍本六十六种,《域外诗话珍本丛书》又选录古代朝鲜、日本学者有关中国古典诗学、诗人、诗作的诗话撰著珍本八十八种,是此类文献在国内的首次披露。《历代诗话统编》汇辑何文焕《历代诗话》、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及《清诗话》三种。

    6、家谱丛刊系列。《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丛刊•闽粤侨乡卷》(全50册),汇集闽粤两省著名侨乡家谱计二十五姓四十种。该书除传统的世系表、祖训、族规、姓氏源流考、先祖图像、人物传记、坟墓图址和大事记等家族资料外,还记载了沿海各省中国人口迁移的情况,为研究古代宗法制度、中外交流史等开启了一座史料宝库。《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丛刊•民族卷》(全100册),则首次对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家谱、族谱文献进行大规模、成系统的搜集整理,共收入蒙、满、回、达斡尔、朝鲜、锡伯、彝、纳西等民族家谱一百五十余部,涉及姓氏近百个。

    7、历代名人年谱系列。年谱是研究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重要文献,不仅反映了谱主的生平事迹,而且往往述及谱主所在的时代背景,包含大量他书所未见的资料,有助于切实把握重要人物的历史活动和历史背景。1999年出版《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收入谱主一千零一十八人,年谱一千二百一十二种。为便于研究者使用,相继分类汇纂出版了《先秦诸子年谱》《汉晋名人年谱》《隋唐五代名人年谱》《辽金元名人年谱》《宋明理学家年谱》《宋明理学家年谱续编》《明代名人年谱》《清初名儒年谱》《乾嘉名儒年谱》《晚清名儒年谱》《历代妇女名人年谱》《佛教名人年谱》《浙东学人年谱》《中国古代史学家年谱》《唐宋八大家年谱》《清代民国藏书家年谱》等。

    8、宋元明清传记资料丛刊。参考燕京大学引得处所编引得,先后出版《宋代传记资料丛刊》《辽金元传记资料丛刊》《明代传记资料丛刊•第-辑》,这些书汇编大量稀见的传记资料,版本精善、品相清晰,不少为明代及清初刊本或稿抄本。又将传记与引得相结合,极大方便了读者的使用。

    9、丛书人物传记资料类编系列。《丛书人物传记资料类编•学林卷》系与山东省图书馆合作,辑录了历代思想家的传记资料计五十七种,人物近千人,对研究古代学术思想史,尤其各种学派学说的渊源及演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丛书人物传记资料类编•仕宦卷》也已经出版。

    10、古籍书目题跋系列。《国家图书馆藏古籍题跋丛刊》2005年出版,收录国家图书馆藏题跋类古籍六十七种。尚有《明代书目题跋辑刊》《宋元版书目题跋辑刊》《清末民国古籍书目题跋七种》等。

    11、先秦史料及典籍研究系列。其中有《先秦史参考资料八种》《春秋战国史研究文献辑刊》《<战国策>研究文献辑刊》《<竹书纪年>研究文献辑刊》等。

    12、明清史料系列。相继出版《明清内阁大库史料合编》《稀见明清经济史料丛刊》《国家图书馆藏明代大统历日汇编》《清末民国财政史料辑刊》及《补编》《三编》、《明清史料丛书》及《续编》、《清末民国宪政史料辑刊》《清代方略全书》等。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