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清代诗文集汇编》年内出齐 发布时间:2010-4-9 0:00:00 作者: 





由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联合主持编纂、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的大型文献整理项目《清代诗文集汇编》,收录清代诗文集四千余种,精装八百巨册,目前已出版三百五十册,计划于2010年内全部出齐。《清代诗文集汇编》整理、出版是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开展以来规模最大的文献整理项目,也是迄今内容最为丰富、涵括最为全面、卷帙最为浩瀚的断代诗文总集,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献意义。
《清代诗文集汇编》有以下几方面特色:
一是规模宏大、选目精当。清代学术文化集前代之大成,诗文之盛亦远迈前代,其艺术水平亦高超卓绝,可与唐宋相比肩。据最新研究统计,清代诗文集逾七万种,现存约四万余种,可谓洋洋大观。该书编者通过广泛调查、反复斟酌推敲,从清代政治、经济、思想、学术、文学、艺术等方面有相当影响或极具史料文献价值的个人诗文集中,遴选出三干四百余人、四千余种清人诗文集,所录诗文不下五百万首(篇),约计四亿字。该书将有清一代近三百年间重要人物的诗文集悉数收入,凡生于明朝、入清后仍有较大影响,或卒于民国、在清末已有较大影响的作者,也酌情采录,堪称迄今规模最大的清代诗文著述的合集,填补了学术界此前尚无清代断代诗文总集整理出版的空白。
二是内容丰富、版本精善。《清代诗文集汇编》涉及的体裁多样,有诗词文赋、传记碑铭、书启奏议和题跋赠序等;涉及的作者人数与身份众多,既有帝王、宗室、八旗、大臣、督抚,也有僧人、商人、匠人、革命党人,还有画家、小说家、剧作家、科学家,更多地则是普通的文人学者;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天文历法、国玫朝事、国际交往、讲经论学、典章名物、金石书画、山川地理、名胜古迹、时事见闻、地域风俗等等;同时也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了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可谓巨细靡遗,为学者研究清代人物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思想主张等提供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该书还反映了清代社会历史的整体面貌和发展脉络,无论初期的易代沧桑,还是中叶的安宁鼎盛,抑或晚清以来的社会变革,都在清人的诗文作品中留下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更是难得的史料。清代虽然距今较近,但文献版本情况亦较为复杂。《清代诗文集汇编》在版本的选择方面尤以全、精、善为原则,首重足本,在求全基础上,进而求精、求善,优先考虑初刻本、原刊本,次及续刻本、翻刻本,并注意搜集后人补辑本。同时,尽力发掘珍本、孤本、稿本和抄本,极大地丰富版本形制,不仅最大限度地抢救、保存了一批珍稀文献,而且为研究者提供了尽可能全备可靠的版本。
三是撰附小传、编纂精良。《清代诗文集汇编》收录作品宏富,涉及作者众多,故依据作者年代为顺序汇于一编,并特别为每部诗文集的作者撰写一篇小传,附载该书卷首。各篇小传均逐一列举作者姓名字号、年代籍贯、科第仕宦等项,并缕述其生平事迹、主要成就及其重要著述,兼及简要评论。其篇幅虽然不长,包涵的信息量却极为丰富,可谓提纲挈领、言简义赅,为读者查阅利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该书在小传的撰写过程中,还注重从相关文献资料中考证作者生卒年份,以及区别颇易混淆的同名同姓的作者,纠正了目前通行相关工具书中的错讹。在编辑过程中,注意反复阅读原书内容,理顺页次颠倒、重复、缺漏、错乱等问题;遇到有缺页的情况,尽量寻求配补,如无法配补,则在上页标明;为保存文献原貌,每部诗文集均按原版照像影印,并注明版本及馆藏情形,以示读者。
《清代诗文集汇编》所收书籍绝大多数是首次公开出版面世。其中有些抄本、稿本历经兵燹、水火、虫蠹等劫难和侵蚀,片楮只字,或是天壤间幸存,得以保存至今,则实属不易,更是弥足珍贵。该书的整理影印出版,对保存古代文献厥功甚伟。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张元济先生编辑、刻印百衲本二十四史,在近代出版史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后来沈云龙先生在台湾将近代史一些资料影印出版,也给学术界带来许多方便。然而从规模上来说,《清代诗文集汇编》远比他们大了许多,在断代史资料汇集出版方面,亦堪称历史之最,对于推动清史研究,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对于古籍整理保护,一定会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0年03月)






